尽管加密货币市场依然处于波动之中,但影响力巨大的比特币倡导者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再次引发关注。作为商业智能软件公司MicroStrategy的联合创始人和执行董事长,塞勒在一场访谈中对以太坊(Ethereum)及其他山寨币(Altcoins)做出了强烈的评论,认为它们应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视为“未注册证券”,并呼吁这些项目应被关闭。 在最近的一次播客采访中,塞勒对这些加密资产的看法非常明确。他强调,除了比特币,其余大部分加密货币,包括以太坊,都是由有组织的实体控制的,其本质上也属于证券。他甚至认为,所有的山寨币都有着相似的特点,因此都应视为证券,亟待监管。 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定位历来存在争议。
在许多加密货币支持者的眼中,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其供应量有限,强调的是货币的储值属性。相比之下,以太坊则是在智能合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区块链平台,被视为一系列去中心化应用的基础。尽管如此,塞勒却将以太坊归类为未注册证券,认为其背后的开发团队影响力过大,以至于不符合“商品”的标准。 塞勒的观点并非没有根据。根据美国证券法,证券的关键特征是参与者的投资依赖于他人的努力以获取利润,塞勒指出,以太坊的开发者和其基金会对其生态系统具有显著控制力,这与公司治理结构类似。许多人认为这意味着以太坊的持有者实际上是在投资一种证券,而非单纯的商品。
在采访中,塞勒提到:“以太坊目前有20亿美元的ETH锁定在质押合约中,几乎可以肯定那些操控质押的实体不会给予投资者足够的透明度和保障。”他进一步举例说明,如果银行冻结了客户的20亿美元资产,并声称“你可能在2024年才能取回这笔钱”,这显然是证券的定义。因此,塞勒认为,以太坊及其大多数山寨币都可以归入证券范畴,并应受到SEC的监管。 对此,许多业内人士提出了反驳。例如,知名律师约翰·迪顿(John Deaton)对此表示,虽然塞勒具有出色的专业背景,但对某些资产是否属于证券的判断需要更具体的事实和法律分析。他认为,塞勒的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过于简单化了实际情况。
此外,塞勒也提到与Ripple(瑞波币)的争议,强调Ripple作为一个公司出售其代币未遵循证券注册的规范。他认为,许多加密项目是在以“去中心化”名义之下实行集中化管理,亟待适当的监管。 尽管塞勒的言论引起了诸多讨论,但对于监管的前景,塞勒却持有乐观态度。他认为,虽然监管措施可能会让许多目前存在的项目受到限制,但这也意味着市场会愈发成熟,最终导致更清晰的法律框架出现在加密世界中。他期待着未来数字资产能够在合规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持有者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一方面,鲍勃·巴特尔(Bob Bartell)等业内专家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本质上使得很多项目不应被视为证券。
他们强调,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任何过于集中化的监管都可能扼杀这一创新领域。 对于塞勒的主张,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己见,这反映了加密行业内部持续存在的巨大分歧。无论如何,随着美国SEC对加密市场的重视程度加深,未来将会有更多项目面临监管审查。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不同加密资产的法律性质,尤其是是否属于证券,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金融市场往往会因为监管不力而造成大量投资者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尽管许多加密货币项目宣称去中心化,但市场的现实却往往显示出其背后仍是有组织的控制和利益驱动。
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与保护投资者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迈克尔·塞勒的观点在引发激烈讨论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关于证券和商品之间的界限,以及加密市场的监管现状。虽然他在加密货币领域的观点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对于加密项目的监管态度将不断演变,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将继续丰富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 在未来,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将推动加密市场的专业化和合规化。最终,如何界定和监管这些资产,将是掌握加密货币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投资者而言,洞悉监管趋势及其对市场的影响,显然是获取成功投资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