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超级计算机成为国家创新实力的象征。德国的“木星(Jupiter)”超级计算机作为欧洲首个由欧盟联合发起的百亿亿次级计算项目,引起了全球关注。位于德国研究中心尤利希(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木星”不仅代表欧洲在高性能计算(HPC)领域向芯片自主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展示了混合CPU-GPU架构在超大规模计算中的应用潜力。 “木星”超级计算机的设计理念深受其前辈“Jewels”系统启发。与传统依赖单一CPU或GPU的方案不同,“木星”采用了一种模块化架构,由Universal Cluster(通用集群)模块和GPU Booster(GPU加速)模块共同组成。通用集群模块搭载了SiPearl公司基于Arm架构的“Rhea1”服务器CPU,每颗芯片内含80个基于“Zeus”Neoverse V1设计的核心,并配备64GB高速HBM内存。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核心与亚马逊AWS设计的Graviton3 Arm芯片采用相同技术,具备256位的SVE向量引擎,在FP64双精度浮点运算中展现不俗性能。 而GPU Booster模块则构建在Nvidia“Grace”G100 Arm CPU和“Hooper”H200 GPU超级芯片的独特融合上,每个计算节点集成了四组Grace-Hopper模块,形成带有高效NUMA节点控制的八引擎集群。H200 GPU拥有96GB HBM3内存,提供4TB/s带宽,同时四个H200之间通过NVLink 4端口互联,实现了高达300 GB/s的双向传输速度。此外,GPU与对应的Grace CPU间通信带宽达到600 GB/s,这套架构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和计算协同能力,专为高性能计算任务优化。 网络方面,“木星”超级计算机采用了Nvidia的Quantum-2 InfiniBand网络架构,构建了25个Sequana Dragonfly+网络单元,每个单元包含5个BullSequana XH3000机柜,合计867台交换机和超过10万逻辑端口,能够支撑超过2万台GPU节点和1300多台CPU节点的高速互联。该网络设计既保证了全局低延迟通信,也提供了灵活扩展能力,以满足未来科研和运算需求的增长。
在存储系统上,尤利希中心为“木星”配置了大容量高速闪存,拥有21PB的可用容量,可实现2TB/s的写入带宽和3TB/s的读取带宽,外加300PB硬盘级存储和700PB磁带备份库,形成分层存储方案,既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高速数据访问需求,又兼顾海量数据的长期归档。 性能方面,根据2025年6月Top500排行榜,“木星”的GPU Booster模块在高性能LINPACK基准测试中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实际运行HPL测试达到约793.4PFLOPS,峰值性能接近930PFLOPS。通过估算,23,536颗Grace-Hopper超级芯片构成的巨大计算池,理论峰值FP64性能达到约788.5PFLOPS。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实现了85.3%的计算效率,远高于其他部分类似GPU集群,显示出架构设计和网络布局在提升整体性能方面的优势。 除了纯粹的计算能力,“木星”在能源效率也表现不俗。根据Green500名单,Jupiter测试节点达到每瓦特72.7GFLOPS的能效;在全面部署的GPU Booster模块下,能效仍保持在60GFLOPS/W,对标国际领先的美国“Frontier”和“El Capitan”两大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后两者分别采用了AMD Epyc CPU及MI250X与MI300A混合加速卡,能效约为62.7和58.9 GFLOPS/W。
值得指出的是,Jupiter采用了Nvidia InfiniBand互联网络,进一步证明了高性能与高能效并非不可兼得。 “木星”超级计算机项目总投资约5亿欧元,其中欧盟欧高性能计算联合体(EuroHPC)提供半数资金,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以及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分别贡献了四分之一资金。项目由Atos旗下HPC部门Eviden与德国系统集成公司ParTec合作实施,统筹硬件采购、系统安装和运维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高性能GPU单价高达约2.25万美元,考虑到硬件成本占比、系统软件与基础设施投入,每颗GPU均价折算仅为约8445美元,表明合作方获得了极具竞争力的供应保障。 “木星”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体现了欧洲在半导体自主设计上的新方向,SiPearl公司的Rhea1/2芯片开始替代传统美系CPU,加深了地区科研自主权和网络安全保障。
同时,Nvidia合作的Grace-Hopper架构在AI与科学计算的结合下,为未来跨学科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面对全球众多超级计算机,Jupiter展现了欧洲与美国、中国、日韩等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和野心。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它不仅满足传统科学模拟与工程仿真,还支持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成为推动下一代科研成果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综合来看,“木星”超级计算机是欧洲高性能计算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它以创新的混合架构、高效的能耗控制和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展现了当代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与技术走向。随着Rhea系列CPU的陆续交付和系统的持续优化,Jupiter有望进一步提升性能,真正实现Exascale性能标杆的战略目标,助力欧美科学与工业界持续领跑全球科技创新舞台。
未来,木星将成为欧洲科研、能源、气候、材料科学等关键领域的重要计算基石,为解决世界级复杂问题贡献算力支持,也为全球超级计算机技术树立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