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比特币市场经历了诸多波动和变革,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是比特币供应的逐渐紧缩,这一现象正由“古老”持币者的蓬勃增长引领。所谓“古老”持币者,是指那些持有比特币时间超过十年的投资者群体。根据Fidelity Digital Asset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古老比特币的每日增长速度已超过新挖矿产出的速度,具体表现为每日约有550枚比特币转入古老供应类别,而每日新发行的比特币仅为450枚。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持币者对比特币的强烈信心,也揭示了比特币市场供应量的逐步缩减。如今,持有时间超过十年的比特币占比超过17%,按照当前价格估值约为36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这个比例可能进一步升至30%,这将极大程度上降低市场上的流动供应,形成更为供不应求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古老持币者供应的增加,机构投资者的资本流入也呈现加速态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Bitwise的预测,未来两年内机构对比特币的投资流入可能分别达到12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在不同参与者的推动下,这些资金将持续吸纳市场上的有效比特币,从而加剧供应的紧张。国家层面上,有迹象表明部分国家正计划将其黄金储备的一部分重新配置到比特币资产中,预估涉及的资金量高达1617亿美元。此外,美国各州政府逐步采用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财富管理平台加大配置比例,公开上市公司则积极加仓比特币。举例来说,一些公开公司持有的比特币资金已翻倍达到1178亿美元以上。
上述各种力量的合力,预计在牛市情景下,机构资本流入可能超过4260亿美元,理论上可吸纳超过400万枚比特币,约占现有供应总量的19%,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升比特币的稀缺属性。比特币稀缺性的提升是其价格形成的核心逻辑。当前市场上约有1988万枚比特币被挖出,占比94.66%,总市值约2.1万亿美元。为了实现比特币价格达到每枚100万美元的目标,总市值需要攀升至约2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比当前水平需要增长10倍,且市场供应的紧缩是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历史上,比特币的减半事件往往伴随着供应增长率的显著下降,继而导致价格的大幅上涨。
2013年、2017年以及2021年的减半周期清晰展示了供需关系调整对价格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如今,随着2024年最新一次减半的实施,古老供应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新币发行,机构资金的不断涌入使得这一次的市场环境更加有利于价格突破。尽管整体趋势看涨,但仍需关注市场潜在的波动风险。根据报告显示,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后,长期持有者偶尔出现抛售行为,导致古老供应在约10%的交易日中出现减少,远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五年以上持有的比特币供应减少频率同样较高,与此相伴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比特币价格表现偏向震荡盘整。这表明虽然长期持有倾向明显,但市场波动依旧可能影响供应紧缩的节奏。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因风险规避政策,尚未将超过350亿美元资金投入比特币市场,这显示存在大量潜在资金等待进入市场。Bitwise的分析指出,在谨慎的基线情形下,2025年机构资金流入可能超过1500亿美元,而潜在最乐观的牛市预期则远高于4260亿美元,能够吸收超过420万枚比特币,显著提升市场对比特币的稀缺感认知。综合古老比特币供应的持续增长和未来机构资本的加速流入,市场普遍形成了比特币供应日益紧缺的共识。供应的稀缺性是价值增长的基础之一,而强劲的需求则为价格上行提供动力。两者的结合为比特币未来实现百万美元甚至更高价格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比特币供应紧缩的意义还体现在对市场流动性的重塑。
随着越来越多的比特币成为“冰冻”资产,市场上可供交易的比特币数量减少,这会使得买卖双方的力量更为集中,价格波动幅度增大,进一步引发市场投资者和机构间的积极互动,形成良性价格发现机制。最后,随着全球对数字资产接受度的提升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比特币作为首个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地位愈发稳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尤其是机构资金的蓄势待发,为比特币长期价值增长创造了广阔空间。尽管未来市场难免短期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供给端的持续收紧与需求端的稳健扩张将推动比特币步入一个新的价值阶段。展望未来,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及技术创新对比特币供应和需求的双重影响。合理布局,抓住比特币供应紧缩带来的投资机遇,有望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