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下旬,美元指数出现明显下跌,市场普遍认为其主要原因源于美联储官员释放出的鸽派信号。美元一度冲击三周高点后回落,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货币政策预期的调整。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强劲,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进行的利率调整持谨慎态度,形成了复杂且动态的交织状态。美联储的言论对美元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联储理事鲍曼和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均表达了支持在下个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降息的观点。鲍曼明确表示,如果通胀压力继续缓解,她将支持将联邦基金利率调整回接近中性水平,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古尔斯比也指出,若由于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减弱,美联储有可能恢复一系列降息措施。市场对7月底会议可能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预估约为23%。这种预期本身对美元形成了明显的下行压力。美元走势受到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首先,美元指数尽管因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攻击事件引发的局势紧张而获得短暂避险需求支撑,打到了三周高点,但随即被美联储鸽派表态打压。其次,美国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现有住宅销售意外表现强劲,PMI持稳在52.0水平,超出市场预期的下跌趋势,现有住宅销售月环比增长0.8%,远超预期的下跌。
尽管如此,债券收益率的下滑特别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六周低点,再加上股票市场的上涨抑制了对美元的需求流动性,综合导致美元的承压。股票市场周一的回升对美元也构成一定阻力,这表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减少了对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需求。另一方面,欧洲经济此前表现不及预期,欧洲制造业PMI和综合PMI均未达到市场预期,均保持不变甚至略显疲软。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塞恩特诺强调,当前的供应与需求状况仍旧薄弱,若无进一步刺激措施,欧元区难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这种言论对欧元短期内形成一定压力。尽管如此,欧元受益于美元的下跌走势,欧元兑美元汇率周一上涨0.42%。中东局势依然是影响市场情绪的重要变量。
美国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带来短暂避险买盘,无疑为美元带来支持,但这种效应在资本市场整体情绪趋于稳定后迅速消退。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元的进一步走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美联储的政策调整预期对全球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影响巨大。降息预期加剧了美元资产回报率的下降,从而减少投资者的美元持有意愿。另外,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挑战,特别是欧洲经济的复苏乏力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都在权衡货币市场的平衡。例如,中美贸易关系若再度紧张,可能进一步影响人民币汇率以及美元的避险特性。
金融市场面临的另一大趋势是美国国债收益率的调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至六周低点,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风险偏好的微妙变化。低收益率环境增加资产再配置的可能,可能促使投资者转向风险较高但回报更优的市场,如股市与新兴市场资产。股票市场尤其是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的上涨,进一步减少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相较之下,黄金价格上涨0.75%,达到3705美元以上,这显示出部分避险资金的流向与美元走势形成错位。综合来看,美元近期的压力主要源于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共识增强及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重新评估。
短期内,美元的波动依旧受到宏观政策信号、经济数据及地缘政治事件的多重影响。投资者在制定策略时需密切关注美联储官员的最新表态及核心经济指标的释放情况。展望未来,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是影响美元最关键的驱动力。一旦通胀继续放缓且经济增长保持温和,降息预期可能会深化,导致美元进一步走弱。此外,欧洲央行的刺激政策走向亦是牵动欧元及美元汇率的重要因素。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引发避险资金大规模流入美元或黄金市场,造成短线的剧烈变动。
总体而言,美元在2025年下半年面临审慎乐观但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应综合考虑货币政策预期、经济基本面表现和地缘政治动态,合理布局资产配置。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驱动力。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其走势不仅反映美国经济的脉搏,也折射出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对国内外投资者而言,深刻理解美元背后的政策逻辑和经济数据,将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把握更多投资机遇,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