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了一股明显的转变趋势,欧洲凭借其新实施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Markets in Crypto-Assets,简称MiCA)在全球加密资产交易中占据领先地位,显著超过了拥有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的美国市场。尽管美国在加密领域的监管环境曾被视为相对友好,但在实际市场表现上,欧洲的崛起展现了更加稳健和具前瞻性的监管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流和交易量。根据Paybis联合创始人及首席商务官Konstantins Vasilenko的分析,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用户的交易量环比增长达到70%,而同期美国市场则出现零售交易活跃度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直接反映出,市场参与者更倾向于在稳定、明确的监管环境中进行更为理性和规模更大的交易。MiCA框架的推出被普遍认为是欧洲取得此优势的关键因素。该法规的最大亮点在于创建了跨欧盟成员国统一的加密资产服务牌照体系。
简单来说,只要某一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在欧盟某成员国获得授权,该执照即可“护照式”延伸至整个欧盟市场,这为客户提供了统一的法律保护,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经营的便利。相比之下,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分歧。各州繁复的货币服务许可证制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未决的诉讼案件、以及平台上突然撤销某些代币交易的举措,导致普通投资者难以预测市场走向和未来可用的产品范围。即便特朗普政府期间推出过多项利好言辞,联邦层面缺乏明确统一的加密资产监管法规,仍阻碍了零售业务的蓬勃发展。MiCA不仅对监管框架赋予了统一标准,还对关键领域进行了严格约束。如对稳定币(stablecoin)强制实行1:1资产准备金要求,确保发行金额背后有实物资产支持;推行定期审计与资产隔离以防风险传递;引入类似于MiFID的投资者保护措施,包括清晰的信息披露、冷静期及透明费用结构,大幅降低了投资者的认知不确定性。
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整体透明度和安全感。具体到各国表现,法国表现尤为突出。得益于2019年通过的PACTE法案,要求加密交易所进行反洗钱(AML)登记,法国加密活跃度在2025年暴涨175%,同时集聚了众多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如Station F,并受到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积极监管政策的推动。德国则利用其强大的机构基础设施优势,借助德意志交易所旗下Clearstream开展加密资产结算服务,稳步构筑起专业级的市场生态。荷兰虽小,但凭借优异的支付系统连通性持续影响整个欧洲市场。MiCA的实施推动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行业资源和业务职能在不同欧洲城市间形成高度分工。
例如,流动性池集中在法兰克福或巴黎,客户支持办公点设在都柏林,合规运营团队布局于维尔纽斯,而通过单一监管“伞”统一协调,充分发挥了欧盟内部市场的协同优势。美国方面,尽管目前面临若干挑战,但立法进程中正在酝酿的《GENIUS法案》带来了希望。该法案旨在创建统一的联邦牌照制度,并对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进行明确监管。如果该法案能够在年底前通过,势必会对美国零售加密市场带来类似MiCA在欧洲造成的积极影响,促进投资者信心提升和市场活跃度回升。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以Coinbase为例,其现有的现货交易中,来自零售用户的交易份额已经从2021年的40%降至仅18%。
同样,Robinhood的加密交易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骤降了35%。反观欧洲,交易额高涨而交易笔数稳定,显示出资金规模扩大且交易行为更为谨慎。综合来看,MiCA不仅是一部管理法规,更是欧洲加密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它带来的透明、公平和统一的市场环境激励了企业加速布局,促进了资本的流入,提升了投资者的信任。通过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和高效的跨境运营机制,欧洲加密市场正在吸引全球目光,甚至部分吸收了原本美国市场流失的业务份额。未来,随着更多知名交易平台如OKX、Crypto.com、Bybit以及Coinbase本身陆续获得MiCA授权,欧洲加密生态将持续扩大,形成更加完善和稳健的市场体系。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是否能够克服法规碎片化的问题,落实统一的监管架构,将成为决定其能否重塑加密市场地位的关键。显然,全球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正处于快速演变之中。监管的前瞻性和执行的效率,已成为各大经济体能否在这一新兴领域抢得先机的决定性因素。2025年,欧洲MiCA的成功实践为全球市场树立了范例,也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安全感和信心。无论是活跃的个人投资者,还是寻求发展机遇的机构,选择明确、合理的监管区块,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加密市场的必然趋势。对投资人而言,密切关注各大法规进展,合理配置区域性资产,将是实现长期稳健回报的关键策略。
而对于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袖而言,打造一个开放、透明、兼具保护性的市场环境,将确保加密产业健康发展,打开未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