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Web Panel(简称CWP)作为一款广受欢迎的免费开源服务器管理面板,凭借其便捷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为众多基于CentOS及其他RPM发行版的服务器提供了简化管理的方案。自2013年推出以来,CWP一直致力于成为cPanel与Plesk等商业控制面板的免费替代品,为用户提供网页服务器、数据库、邮件与DNS服务的高效管理。然而,随着软件的普及,安全漏洞的风险也日益凸显。2025年6月,一项编号为CVE-2025-48703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被披露,该漏洞允许攻击者绕过身份认证,对受害服务器执行任意命令,严重威胁服务器安全。 CentOS Web Panel的架构设计中,拥有两个不同身份权限的界面:管理员界面和用户界面。管理员界面通常运行在HTTPS 2087端口,功能强大,允许管理员配置服务器的各项核心服务。
用户界面则运行在2083端口,主要面向网站所有者,权限受限,仅能管理网站文件、数据库和邮箱等。尽管这种权限划分在设计之初旨在保障安全,但漏洞的存在却打破了这一防护屏障。 经过细致的安全分析,安全研究人员发现CWP的用户面板文件管理模块存在严重的身份验证缺陷。攻击者只要知道有效用户的用户名,即可通过特定POST请求发送文件权限修改指令,而系统未能有效核实请求者的身份,导致请求被错误地接受和执行。更为严重的是,其中用于传递权限模式的t_total参数未经过严格过滤,攻击者可以在该参数中植入任意命令,从而触发命令注入漏洞,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这一漏洞的攻击流程大致包括两大核心环节。
首先,攻击者利用URL参数中的用户路径及HTTP Cookie中的身份令牌绕过了身份校验限制,通过构造恶意POST请求修改文件权限。由于服务器信任请求来源,执行后便产生了非法权限操作。然后,攻击者利用t_total参数执行命令注入,将恶意shell命令嵌入其中,例如利用nc工具在攻击者控制的主机上开启监听反弹shell。最终,攻击者可完全控制目标服务器,执行任意系统命令,窃取数据,甚至搭建后门持久化控制。 此漏洞被确认存在于0.9.8.1188和0.9.8.1204等多个版本,涉及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CentOS 7及CWP支持的其他分支。恶意利用的难度相对较低,只需掌握一个有效非root用户名即可发起攻击。
由于CWP广泛应用于全球超过20万台服务器,其影响范围极其广泛,风险不容小觑。 CWP开发团队在接收到安全报告后高度重视,历时一个月内发布了0.9.8.1205版本修复补丁,对漏洞进行了彻底封堵。修复内容重点加强了权限验证流程,特别是对涉及文件操作和权限变更接口的参数验证与身份校验,避免恶意请求绕过认证。同时修正了t_total参数的过滤逻辑,防止命令注入风险。 为避免遭受类似攻击,服务器管理员须第一时间升级至已修复的CWP版本,并严格关闭不必要的面板端口以减少暴露面。推荐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强化服务器访问控制策略,也是提高CWP安全性的有效手段。此外,加强服务器外围安全防护,比如部署防火墙规则、入侵检测系统,可有效限制异常流量,降低遭受远程攻击的概率。 整体来看,CVE-2025-48703凸显出免费开源控制面板在安全设计和代码审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该漏洞的出现不仅提醒用户关注版本更新,更促使开发者加大对安全防护的投入,建立更完善的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威胁环境,安全意识的提升和技术防护的同步升级同样重要。 除了及时应用官方补丁,用户还应关注安全社区的动态,借助安全工具监控异常行为。
作为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最小权限原则和按需访问应当贯彻实施,避免不必要的权限暴露和功能开启。对使用CWP的企业而言,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数据备份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恢复系统,减少业务中断和数据损失。 总之,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5-48703的发现和修复,是开源社区与安全研究者协作的典范,也为广大服务器管理员带来了宝贵的警示。通过深刻理解漏洞原理和威胁场景,结合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保障CentOS Web Panel环境的稳定与安全,实现服务器管理与网络安全的双重平衡。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安全防护意识提升,类似风险将得到更有效遏制,助力企业安全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