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Wirecutter的水质专家,我常常收到许多读者关于饮用水安全的疑问和担忧。尤其随着近年来“永远化学品”(PFAS)污染事件的频发,很多人都开始怀疑日常自来水是否够安全,是否必须安装过滤设备来保护家人健康。然而,经过多年对美国各地水质的深入研究与检测,我个人选择了不进行家庭水过滤,并且乐于分享这一看法背后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美国,社区自来水的供应和管理受到《安全饮用水法案》的严格监管。水务公司必须对水源进行多种污染物的检测,确保水质达到联邦和州政府设定的最大允许污染物含量(MCL)标准。此外,每年还会为每个服务区域发布“消费者信心报告”,公开检测结果,供消费者查询。
在多数地区,饮用水的质量其实非常不错,污染物含量远低于有害阈值。 具体而言,尽管像PFAS一类“永远化学品”受到广泛关注,但实际来自公共水源的检测数据显示,超标比例远没有媒体报道的“几乎一半”那么严重。2024年EPA设立的新标准明确限制了PFAS含量,全国超过限制的水厂比例约为小型系统8%,大型系统15%。由此可见,大多数居民接触到的饮用水在安全范围内。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且更为常见的污染物往往被忽视。例如,铅、砷、三卤甲烷等在许多水样中表现突出,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
对比之下,PFAS的实际浓度虽然备受关注,但通常远低于其他长期存在的污染风险。专业检测中也发现,铜通常因管道腐蚀而进入水质,地质因素还可能导致硫酸盐、锌、钡等元素的存在,这些都属于水质检测的重点项目。 家庭安装水过滤器虽可以针对特定污染物改善水质,但并非万能。各类过滤装置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像家用水壶过滤器常见问题是过滤效果有限,滤芯易堵塞,导致水质和水流均不理想。水龙头安装式过滤器需要较复杂的安装,有时滤芯成本高,流速也会减慢。
反渗透过滤系统虽然技术先进,但费用高昂、水资源浪费严重,并且维护成本不低。甚至有些滤具如Big Berkey这些无认证的设备,还存在细菌滋生和滤芯寿命问题,使用体验并非完美无瑕。 对于许多用户而言,买了过滤设备却经常因滤芯堵塞、安装困难、维护成本和水质口感变化而感到沮丧。上述问题并非个别情况,而是行业共性。当你发现购买和维护成本逐渐高昂,却很难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过滤时,反而质疑起先前对“水质需要过滤”的普遍认识。事实上,许多美国城市公共自来水本身已达安全饮用标准,过滤器未必能带来预期的健康收益。
为了帮助大家科学判断是否真的需要家庭水过滤,我强烈建议先进行水质检测。现在市场上有多种便捷的送检检测套件,比如SimpleLab提供的Tap Score系列检测,能分析百种以上的水质指标,还包括铅、砷等重点污染物,结果通俗易懂,且配备客服回答疑问。相较于长期购买和维护过滤器,花费几百美元检测一次水质显然更具性价比,也能避免盲目消费。 当然,并非所有地区的水质都同样优良。部分地区地质恶劣,存在天然砷或放射性物质,也有老旧房屋因铅管道带来的铅污染。此外,工业区、化工厂周边或曾为污染现场的区域,地下水和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针对这些情况,检测和过滤就显得非常必要。举例来说,纽约部分依赖水库和水源保护做得好的区域,虽然靠近大型污染地块,却依然能提供安全水质。相反某些小型水系统或私家井水则风险较高,需要及时检测与治理。 公众对于水污染物尤其是PFAS等“新兴污染物”的忧虑不可忽视,但应引导理性认识,不应因少量痕迹污染而焦虑恐慌。更为关键的是关注那些长期广泛存在且对人体健康威胁更大的传统污染物。危害最大常见的几个污染物诸如铅和砷,与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问题有直接联系,应受到优先关注。
个人在居住过的多个地区都曾多次送检自来水,检测结果显示水质接近“几乎纯净”,这也坚定了我不使用家庭过滤系统的信心。在明白自己的水源和自来水安全状况后,我享受的是一份心安和省心,也避免了频繁更换滤芯、因过滤器带来的水质异味或流速下降等问题。交流中读者多次反馈,检测确认水质安全后,选择不安装过滤器反而更轻松省钱。 当然,对于更加关注口感或希望规避微量非法规污染物人群,也可选择经认证的水壶滤芯或水龙头式过滤器作为补充。目前市场上如Brita Elite、Pur Plus、Aquasana和A.O. Smith等品牌,针对铅、汞、三卤甲烷以及部分PFAS和挥发性有机物都有检测认证。但同时要认识到,过滤设备永远存在使用、维护及成本上的权衡,不可能完美满足所有需求。
总而言之,我们生活的水环境比想象中复杂,但经官方监管和科学检测,多数人饮用的公共自来水已经符合安全标准。通过了解公用事业的“消费者信心报告”和使用权威检测服务,可以真正知晓水质状况,而非被流言蜚语左右判断。合理运用检测工具,再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滤水设备的认知,才能做出明智的饮水决策。 在水质问题上,“知情即力量”。唯有充分掌握水中有哪些物质,超标吗,会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才能不被虚假信息干扰,理性看待家庭水质过滤的必要性。水污染确实存在,也需我们重视,但并非所有水都必须过滤,选择是否安装过滤器应基于科学检测结果和个人需求。
我选择不过滤自来水,并非轻率或忽视风险,而是基于十余年的专业调研、实地考察和多次实验检测所得出的科学判断。愿更多家庭知晓真相,用数据和事实驱散恐慌,理智规划饮水健康。同时,也希望水质监管机构不断完善标准,提高监管效率,让更多人喝上安全、健康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