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及区块链技术不断突破传统金融边界,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朗普执政后期,加密货币行业的游说力量显著增长,尤其是在2025年期间,多个加密企业及相关从业者首次向国会提交游说报告,展开对数字资产监管立法的积极推动。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加密行业对政策制定层日益强烈的影响力,也标志着美国政府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监管态度正趋向明确和积极。 2025年4月至6月间,至少有27家加密货币公司或倡导组织正式向美国联邦政府披露了他们的游说行为,分布于约20余家不同的企业和团体。这些新晋的游说方涵盖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区块链创新企业、NFT(非同质化代币)应用公司,乃至包括创意营销活动在内的跨界企业。如知名的赌博竞猜网站Polymarket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博彩玩法,一个专门打造NFT版白宫复活节彩蛋狩猎体验的游戏公司,以及一家因联邦反洗钱处罚被限制在美国市场经营的塞舌尔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等。
这批新游说力量集体投入了约280万美元在两季度内直接影响关键数字货币相关立法,重点针对财政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及其他与区块链生态系统相关的联邦机构。这些立法努力围绕稳定币监管、数字资产分类界定及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等核心话题展开,显著推动监管框架的完善。稳定币作为与美元等法定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因其广泛的支付功能和潜在的系统风险,成为国会重点关注对象。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被业界誉为“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认可之印”的GENIUS法案,该法案设立了稳定币的联邦监管框架,在两党力量支持下加速通过。这标志着美国政府从之前相对模糊甚至敌对的态度逐步转向正面引导和规范,为行业带来信心和明确指引,吸引更多资本和技术投入数字经济发展。 而在众议院,所谓的“加密周”期间,多项划时代的加密货币相关议案获得推进,同时伴随着高调的游说和宣传活动。
包括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在国会大厦及国家广场布置自动售货机,售卖特别定制的巧克力棒,上面印有鼓励议员投赞成票的字样。这种创新且引人注目的游说手法不仅吸引了广泛关注,也体现出行业对立法进程的深度参与和极大热情。 除行业内纯数字货币公司外,投资巨头如Andreessen Horowitz及BlackRock等也在联邦层面进行了大量游说,虽然其主要诉求涵盖更广泛的金融监管议题,但其对加密资产的关注度和投资规模也显著推动了行业的政策环境改善。仅在2025年第二季度,约有73家专注加密货币的公司或协会披露了联邦游说费用,总计约1140万美元。 政策环境的积极转变无疑增强了整个数字资产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加密货币推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以及区块链在供应链、医疗和娱乐等多个行业的应用前景因此更受期待。
同时,完善的法规框架也有助于遏制诈骗、洗钱等非法活动,提升全球投资者及监管机构的信任度。 不过,行业的快速扩张和政策变革带来的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如何保持创新活力并确保安全稳定的运营,避免监管套利和违反反洗钱法规,是摆在监管者和行业参与者面前的共同课题。此外,公众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一,政策制定者需兼顾多方利益,推动技术与监管的良性互动。 特朗普执政时期著名的“开放经济政策”氛围,以及其政府对科技企业和创新行业的普遍支持,为加密货币游说活动提供了肥沃土壤。然而,随着数字资产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影响力的提升,新一届政府和立法机构如何延续或调整这一趋势,仍将决定未来美国甚至全球数字货币发展的走向。
从长远来看,加密货币行业在特朗普执政时期通过有力的游说,实现从边缘走向政策中心的转变,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数字经济全球化大潮的缩影。随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的不断成熟,未来更多创新机会与挑战正待破解,如何构建规范而灵活的监管架构,将成为推动数字金融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