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词汇2024:前三名的选择已定 每年,词汇的流行变化都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德国,青年词汇奖(Jugendwort des Jahres)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年的获奖词汇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正式揭晓,引发了广泛讨论。据Langenscheidt出版社的消息,2024年的青年词汇是“Aura”,而紧随其后的是“Talahon”和“Schere”。 “Aura”这个词最初源自于神秘学,近年来被赋予了新含义。自2020年以来,这个词主要是借用荷兰足球明星维吉尔·范迪克(Virgil Van Dijk)的形象而流行起来。
如今,“Aura”常常以调侃的方式使用,指代一个人的魅力、气场或地位。Langenscheidt的市场营销负责人尼科拉斯·霍宁(Nikolas Hoenig)表示,青年语言的活力再次得到了体现,丰富的影响、使用场景和解释激发了人们的讨论。 在这个词汇评选活动中,年轻人被邀请提交他们喜欢的词汇,随后由专业评审委员会对所有提名进行审核。词汇必须被广泛使用且不含攻击性、具有代表性,并且不能是由某项运动发起的。与去年相比,今年投票参与人数增加了11%。总票数达到了六位数的高水平,这表明年轻人对自己语言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显著提升。
虽然“Aura”成功当选为2024年的青年词汇,但“Schere”和“Talahon”也备受关注。“Schere”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用于描述分歧与矛盾,而“Talahon”则引发了争议,涉及到对年轻男性的刻板印象及社会文化的讨论。“Talahon”源自阿拉伯语,意为“过来(如果你敢)”,如今却被用来指代那些穿着假冒奢侈品的年轻男性,常常携带腰包,穿着运动裤、金链子在市中心游荡,以展现自我。这个词汇的使用常常伴随着对移民群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因此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同样激烈。 社交媒体,尤其是TikTok,正在深刻影响着年轻人的用词习惯。许多词汇并不局限于德语,阿拉伯语、英语、土耳其语等多种语言的词汇也频频涌现。
这些词汇的流行使得年轻一代在与年长者的沟通中显得愈加“失落”。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带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或仇恨倾向的词语均不被允许参与评选。 除了青年词汇外,今年还举行了“老派词汇”(Boomer-Wort)的评选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由TikToker列维·佩内尔(Levi Pennell)发起,旨在找出那些被年轻人认为过时的词汇。评选出的前三名老派词汇分别是“噶噶”(Schnabulieren)、“胡说”(Papperlapapp)和“运动朋友”(Sportsfreund),最终“运动朋友”赢得了奖项。这一活动显示了年轻人对语言和文化的敏锐观察力,同时也反映了代际之间的差异与碰撞。
回顾过去的一年,2023年的青年词汇是“goofy”,这个词是在迪士尼的卡通形象出现后被广泛使用,含义为傻乎乎的、搞笑的表现。今年的词汇选择反映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多元化需求和对语言的构建能力。 从2014年至今,青年词汇奖的历史可追溯至2008年,当时的首个获奖词汇是“Gammelfleischparty”,这一活动至今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参与。有趣的是,许多曾被视为“青年词汇”的词语,如“cringe”,如今却逐渐被更多的年龄层所接受。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演变使得不同世代也能找到共同的表达方式。例如,2021年的青年词汇“cringe”填补了语言上的空白,使得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项活动不仅让人们关注年轻人的话语权,也促进了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对于年轻人来说,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文化的体现。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文化的多元化,青年语言将继续演变和发展。青年词汇奖的评选将在了解年轻群体的语言动态、社会心理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年轻人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还能够在语言的演绎中增进与其他群体的沟通与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桥梁作用将显现无疑。
2024年的青年词汇引发的讨论,不仅是对新词的喜爱,更是对语言本质的深刻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加速,未来的青年语言或将更加丰富多彩,也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