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停止接收、处理和分发来自防御气象卫星计划(DMSP)的所有数据。该决定引发科学界及气象预报机构的强烈关注和担忧。DMSP作为一个拥有近60年历史的卫星数据项目,长期以来一直是飓风监测和极地环境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其独特的高分辨率成像和全球覆盖能力使得气象专家能够准确把握飓风形成及其内部结构,极大提升了飓风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此次数据中断,无疑将在今年飓风季关键时刻带来巨大挑战。 防御气象卫星计划始于冷战时期,最初设计目的是为美国军方的侦察任务提供精准的云层数据。
随着时间发展,DMSP逐渐转型成为气象与环境观测的重要工具,数据也广泛提供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以及全球科研机构使用。从追踪极地海冰变化、极光观测,到辅助野火监控,DMSP的数据涵盖范围极为广泛。 气象专家指出,DMSP卫星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可以穿透飓风云层内部观测,这使得飓风强度和结构的快速变化得以被实时捕捉。棕榈滩州立大学的飓风研究员艾莉森·温(Allison Wing)坦言,失去这些数据,预报团队“等于盲人摸象”,飓风预报的准确度将大幅下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飓风的强度和快速增强的趋势日益明显,此时缺失关键卫星信息无疑令广大沿海居民处于更大风险之中。 除了飓风预报,科学界对于极地环境的监测同样深受影响。
防御气象卫星提供的连续四十余年极地海冰数据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特拉华大学海洋学家卡洛斯·莫法特(Carlos Moffat)强调,正值北极海冰打破纪录性低点之际,突然失去这些数据等于“自我蒙眼”,阻碍了全球气候科学家对极地环境快速变化的理解和应对。 卫星本身仍然正常运行,且美国海军舰队数值气象与海洋中心(FNMOC)也仍在使用这些数据为军事需求提供支持。外界普遍猜测,数据中断是由美国防部内部策略调整所致,具体原因尚未公开透明。 NOAA方面表示,尽管DMSP数据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数据系列只是气象预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卫星与模型系统依然能够保证气象服务的质量。然而,业界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美国本土项目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替代DMSP的高分辨率数据。
除了数据供应突然终止,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决定突然宣布,给相关科研机构和预报机构留下极为有限的缓冲期。许多从事灾害预警和气候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此举令他们难以做出及时调整或寻找替代数据源。研究人员称,几乎是在数据断档的前夜才获悉消息,这种缺乏沟通和协调的做法严重损害了美国应对极端气象事件的能力。 面对数据不得不依赖国际合作的现实,有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尝试转向日本提供的类似卫星数据,作为DMSP的临时替代方案。但这涉及数据兼容性、时延和覆盖范围的诸多问题,切换过程复杂且需要时间,不可能快速填补空白。 在社交媒体和公共舆论中,部分政治人物和公众亦表达了对该决定的质疑。
有人认为这暴露出美国政府在环保和科学投入上的短视政策,可能会让国家面对极端气象威胁时更显被动。 相较之下,全球多国正不断加大对气象卫星和气候监测技术的投资,以提升预测能力和灾害应对水平。美国作为全球气象研究和卫星技术领军者,其数据缺损的情况引发一定争议,也提醒国际社会在极端气象频发的当下,卫星数据的连续性和安全至关重要。 从长远角度看,DMSP项目的停用呼吁美国政府重新审视和强化气象与环境卫星系统的规划。科学界普遍建议应尽快启动替代卫星项目,争取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为先进、高效且可持续的气象数据服务,保障灾害预警和气候研究不受影响。 舆论和专家均期待,相关部门能够正视此次数据中断带来的严重影响,加强各级沟通,支持气象科研与灾害减缓工作。
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升级,将有望帮助美国在气象监测领域重新占据领先地位,更好地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美国国防部停止DMSP卫星数据供应是一次突发且重大的调整,影响不仅局限于飓风预报,更波及全球气候和极地环境监测。随着气象灾害频率和强度的上升,保持关键数据连续性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一挑战,科学家和决策者需携手合作,寻找可行方案,保障气象监测体系的稳定与先进,确保公众拥有准确的灾害预警信息,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