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备受争议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这是一项由前总统特朗普推动的预算案,虽然该法案并未包含针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具体条款,但却被众多市场分析师认为有可能为比特币带来积极影响。特朗普的大规模财政计划将大幅提高美国政府的借款上限,市场普遍认为,这一举措可能对比特币的价值产生深远的推动作用。特朗普预算案的通过标志着政治分歧的加剧,此次投票过程中仅有两名共和党议员投出反对票,民主党人则大力批评该法案可能导致国家债务飙升及通胀风险加大。加密货币市场虽未能从该法案中获得直接支持,诸如数字资产税收优惠、比特币矿工“双重征税”问题等关键议题均未被涵盖,但市场参与者普遍保持乐观,认为宏观经济影响将促使比特币成为避险资产。此前在法案的讨论阶段,多位参议员尝试推送对数字资产税收规定进行改革的提案,包括重新定义空投的税务处理、简化质押奖励的申报流程以及扩大免税额度,使得持币者使用加密货币时能减轻税务负担。然而,这些提案均未成功纳入最终版本。
曼哈顿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杰西卡·里德尔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大规模赤字支出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压力,创下自林登·约翰逊以来总统赤字最高纪录。正如加密分析师兰杰·辛格所言,短期市场波动虽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政府债务的攀升往往伴随着货币供应的增加,这对比特币这样的稀缺资产司空见惯地是利好消息。财务咨询公司deVere集团CEO奈杰尔·格林亦表达了类似看法,他指出,市场已开始对此作出反应,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回升,石油价格上涨,而黄金和比特币由于担忧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均出现上涨趋势。尽管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有望受益于该法案引发的经济环境变化,但分析师们一致警告,这波涨势背后蕴含着严峻的经济挑战。该法案不仅对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高收入群体实行税收减免,同时也提高了州和地方税收抵扣额度,意在扩大中产阶级福利。然而,为弥补财政缺口,法案削减了对营养补助计划(SNAP)和医疗补助(Medicaid)等关键社会保障项目的拨款,并准备向十个国家开征20%至30%的关税,全球贸易环境因此紧张升级。
格林认为,这一政策组合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支出,同时压缩了全球商品流通,可能引发通胀加剧的连锁反应,且这种影响极可能由全球其他国家共同承担。这场财政政策的“高风险”赌博或将重塑美国乃至全球贸易和支出模式。特朗普计划于7月4日美国独立日签署该预算案,使其正式成为法律,标志着政策的新纪元正式开启。与此同时,华盛顿方面的亲加密货币立法活动正逐步升温。7月3日的同一天,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独自提出了对矿工税务规定进行调整的新法案,该法案包括为数字资产交易设立每年最高5000美元的免税额(单次交易不超过300美元的免征资本利得税),并着眼于解决矿工面临的“双重征税”问题。此外,众议院财务委员会主席弗伦奇·希尔、农业委员会主席格伦·汤普森以及议长迈克·约翰逊宣布7月14日为“加密货币周”,计划密集审议三项关键法案,包括旨在为加密产业建立监管框架的CLARITY法案、旨在禁止数字美元的反CBDC监控法案(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和针对稳定币的GENIUS法案。
这些立法动向体现了美国在加密监管领域日益明确的政策信号,也反映出政治层面对数字货币市场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特朗普本人亦在6月中旬敦促立法者尽快推动STABLE法案,力争在8月国会休会前将其推上议程,显现出其在加密领域决策上的积极姿态。该轮政策与经济动态为比特币未来走势带来复杂且值得关注的变量。尽管短期内市场或因政治博弈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呈现波动,但长期来看,必须警惕的是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与不断涌动的通胀风险对传统资产及货币体系的冲击下,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有限供应的数字资产,其避险特性日益显现,投资者涌向避险渠道的趋势或将愈加强烈。展望未来,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或将逐步明朗,有助于行业规范发展并吸引更多机构参与,但同时,伴随全球贸易摩擦和财政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旧强烈。比特币价格可能经历波动,但在当前经济政策环境中,其抗通胀与资产稀缺的优势愈发凸显,或使其成为跨国资本配置与风险管理的重要选项。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大美法案”的实施及新一轮加密法规的推动,比特币及整个加密市场将迎来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新阶段。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与宏观经济变化,理性把握潜在的市场波动。总之,特朗普推动的“大美法案”虽未对加密行业直接让利,却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提升政府发行债务的能力,为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密市场的未来仍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比特币正处于一场由政策波动驱动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