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区块链Soneium在争议中正式推出,遭遇“黑名单” memecoins事件 在2025年的开年之际,科技巨头索尼公司(Sony)终于发布了其备受期待的以太坊二层区块链——Soneium,并在这个重要时刻引发了广泛争议。尽管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技术进展,Soneium的主网发布却伴随着对其“黑名单”机制的质疑,这引发了区块链社区对去中心化和用户自由的深刻反思。 自2024年8月首次宣布以来,Soneium就成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颇具期待的一个项目。作为一家拥有78年历史的日本科技巨头,索尼在全球市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而Soneium也承载着许多期待。然而,随着主网在2025年1月13日的正式上线,这份期待似乎开始褪色。 Soneium的发起单位是索尼区块链解决方案实验室(Sony Block Solutions Labs),其目的是要赋能创作者、粉丝和社区,以便保护他们的权利和促进全球连接。
然而,Soneium的“黑名单”政策,特别是针对某些memecoins(迷因币)的限制,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的关注焦点。 区块链分析师“alon”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此政策的深刻不满,称Soneium正在“主动黑名单”那些索尼不喜欢的memecoins,并直言这些政策将“瞬间使每一个人的投资归零”。这种“清洗”措施引发了对以太坊二层网络去中心化特征的深刻反思,许多加密货币用户担心,未来是否还会有其他中心化的二层解决方案也采取类似的措施。 然而,Soneium的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一致的反对。另一位自称产品KOL的用户“chainyoda”认为,Soneium的这一做法是一种“特性,而非缺陷”。他表示:“应用链(Appchains)应当能够选择自己的合规和风险参数”,从而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辩论增添了新的维度。
这种观点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著名区块链开发者罗伯特·萨苏(Robert Sasu)对此提出了批评,“这并不是一个特性!中心化从来都不是公有去中心化账本的特性。区块链的世界应始终是关于完全自由和无权限的。”他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初衷的重新思考,它本是为了抵抗审查制度而诞生的,现在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中心化控制。 不仅如此,一些用户也分享了在Soneium主网区块浏览器上尝试访问不同ERC-20代币的体验,结果却显示出“403 Forbidden”的错误提示,而包裹以太币(Wrapped Ethereum, WETH)的查询则顺利通过。这种明显的访问限制,使得众多投资者开始质疑索尼的真正意图,也让人们对其“去中心化”的宣称感到困惑。
实际上,索尼在其公告中提到,这些合约限制意在保护知识产权(IP)和减轻用户风险,以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索尼声称:“在Soneium中,我们承诺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营造一个安全和尊重的生态系统,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并防止恶意活动。”但许多批评者质疑,既然Soneium宣称自己是区块链技术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控制用户的选择?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索尼此举可能会在区块链行业内树立一种新标准。但这种新标准明显带有老旧系统的中心化和授权性质,而这正是区块链技术最初产生的动机所在。为何索尼需要开发一个本应无权限的区块链,而其却选择了相反的道路?许多人认为,索尼本可以在区块链诞生之前就实现其所渴望的成果,而无需依靠区块链这一新技术。 在区块链社群中,这一争论仍在继续,许多投资者和用户将不得不考虑他们未来的投资方向。
有些人认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是加密货币的核心魅力所在,而索尼展现出的中心化趋势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项目效仿,进而使整个行业趋向于被监管和控制。 无论如何,Soneium的推出显然掀起了一场关于区块链未来和加密货币自由的重大讨论。随着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加入这一对话,如何在区块链技术与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显然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挑战。未来,区块链行业可能会受到这些变化的深远影响,包括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接受度以及社会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信任程度。 总体而言,Soneium的主网发布不仅是索尼在区块链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对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次重大考验。在这场数字资产的保卫战中,如何维护自由与控制的界限,将是区块链领域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为公平开放的区块链未来,但目前的挑战无疑是前行道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