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马来西亚新车市场出现了近6%的下滑,这一数据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协会(MAA)发布的注册数据,当月新车销量从去年的58,142辆下降至54,832辆。虽然跌幅并非极端,但这却反映出市场需求面临一定压力,尤其是在经济背景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首先,经济增长的放缓是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025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降至4.4%,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修正后的4.9%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长放缓及内需增长乏力。经济基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消费者信心和购买力,导致新车购买需求趋于谨慎。
展望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仍被普遍预期将保持疲弱,进一步加剧了汽车市场的销售压力。为刺激经济增长,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在2025年7月进行了自2023年5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这一举措旨在降低融资成本,鼓励消费和投资,尤其是在汽车购置等大额支出领域,然而短期内的市场反应仍需观察。上半年整体市场表现同样显示出明显下跌趋势,销量从2024年同期创下的391,451辆纪录降至372,636辆,降幅达5%。细分来看,轻型乘用车销量下降3%,达到347,084辆,而商用车销量则跌幅尤为严重,同比暴跌21%至26,552辆。商用车的显著下滑或与整体经济活动放缓及运输需求减少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传统汽车销量承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却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年初至今,电池电动车(BEV)销量同比激增61%,达到17,143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及旗下德赛(Denza)品牌的强势表现,合计销售6,015辆。此外,本土品牌宝腾推出的e.MAS7车型也贡献了4,000辆销售成绩,而特斯拉的表现也不容忽视,达到了2,400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趋势,也表明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交通工具的接受度逐渐提升。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推动绿色能源与环保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支持,有效促进了市场需求的扩大。
与此同时,全国汽车产量呈现一定下滑趋势,上半年总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降至392,264辆。产量减少可能与市场需求放缓及供应链挑战有关,汽车制造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与产能调整的双重考验。在竞争格局方面,市场领导者宝腾表现较为稳健,尽管销量同比下跌2%,但以166,188辆的成绩略优于整体市场水平。其旗下车型贝扎(Bezza)与阿西亚(Axia)持续保持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两款汽车,分别实现销售46,175辆与40,650辆。宝腾不仅在本土市场稳固基础,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依然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他主力厂商表现则各有差异。
宝腾全球销售同比下降2%,达到72,156辆,其中出口量为2,250辆。其最畅销车型是畅销多年的塞嘉(Saga),销售量达31,720辆,此外基于吉利技术的X50紧凑型SUV卖出11,350辆,S70轿车也达到9,345辆。UMW丰田在上半年销量下降了6%,销售总量44,286辆,其主打车型威姿(Vios)和希路士(Hilux)皮卡分别售出13,390辆及11,320辆,依然保有一定市场份额。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处于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购买意愿,传统汽车销售面临压力,而新能源汽车却逆势上扬,显示出行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政策导向、进口关税、消费者信心、融资环境等多重因素交织,令市场变得更加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未来,随着全球汽车技术持续进步以及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马来西亚汽车市场有望进一步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成为驱动市场活力的重要动力,而传统汽车制造商也需加快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此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习惯不断演变,汽车厂商不仅要关注产品性能与价格,更需注重服务体验和智能化发展。综合来看,尽管6月份销量下滑反映市场短期的调整压力,但长期发展依然充满潜力。通过产业升级、政策支持及市场创新,马来西亚汽车行业有机会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紧密把握经济与政策动态,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并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环保及智能化车辆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