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飞速发展。然而,围绕其监管框架的争议与挑战也不断加剧,尤其是在美国与欧洲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相关政府部门曾多次表达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态度,但实际上,美国市场在零售加密货币交易活动方面却逐渐出现下滑趋势。与此同时,欧洲依托于全新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MiCA(Markets in Crypto-Assets Regulation),正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加密货币合规运营的重要中心。Paybi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业务开发官康斯坦丁·瓦西连科(Konstantins Vasilenko)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客户的交易量环比增长了70%,而同期美国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则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MiCA的实施,为欧洲加密货币市场注入了活力,推动投资者更加积极且有底气地进行大额交易。
MiCA监管框架凝聚了欧盟成员国的共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单一牌照制度,使持牌机构能够在整个欧盟范围内自由开展业务,从而极大简化了跨境合规流程。通过“护照”机制,获得任何成员国批准的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即可在整个欧盟享有合法经营权,不仅提高了监管透明度,也增强了投资者的安全感与信任感。除此之外,MiCA对稳定币的监管尤为严格,要求发行人全额1:1储备资产支持,定期接受审计,确保资产隔离和透明度。这些严谨的规定为市场提供了更强的稳定性和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吸引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积极参与。同时,MiCA借鉴了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iFID)中的多个投资者保护条款,如清晰的信息披露、冷静期机制以及费用透明,使得消费者权益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相比之下,美国股票交易所及加密货币平台面临着复杂且不统一的监管环境。
联邦层面的缺乏统一法律使得各州自行颁布货币服务许可证,影响交易所的跨州运营效率,同时投资者难以获得清晰的合规渠道和政策预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针对多个加密资产项目的监管诉讼及频发的币种下架事件更是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普通投资者无从得知某些币种或质押产品未来是否会被监管限制或禁止,削弱了其投资信心和市场参与度。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根据Kaiko的调研,Coinbase现阶段仅有18%的现货交易量来源于零售客户,远低于2021年的40%;Robinhood加密货币交易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则同比下降了3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aybis在法国市场观察到加密业务激增了175%。
法国作为欧洲加密货币监管的先锋国家,早在2019年就通过PACTE法案,要求交易平台必须进行反洗钱注册,为后续MiCA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合规基础。法国庞大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诸如知名创业孵化器Station F与积极作为的法国金融管理局(AMF),助力该国成为欧洲最具加密货币渗透力的市场之一,预计今年加密货币用户占比将达到24%。德国则因拥有强大的机构级基础设施而领先,德意志交易所旗下的Clearstream即将提供加密资产的结算服务,为机构投资者搭建高效的登记和托管平台。荷兰以其稳健的支付连接能力在欧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瓦西连科认为,单一中心的概念正在逐渐过时,随着MiCA框架覆盖,区块链流动性池或交易支持可能分布在法兰克福或巴黎,而客户支持则由都柏林或维尔纽斯负责,形成了一个跨国、协调运作的数字金融生态网络。尽管欧洲势头强劲,美国市场的复苏依然存在希望。
议会正审议的GENIUS法案,计划为加密货币行业引入统一许可制度,并对美元稳定币赋予明确的定义与监管标准。若该法案在2025年底前获得通过,将有望为美国零售加密交易注入新的活力,犹如MiCA对欧洲市场的推动作用。加密货币作为全球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发展与规范息息相关。欧洲通过MiCA建立起了相对完善且透明的监管体系,既保障了投资者权益,也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而美国市场因监管碎片化和政策滞后,令许多投资者和企业望而却步。未来,随着法规逐步完善及国际合作的深化,加密货币有望迎来更加规范与繁荣的发展局面。
各国需借鉴彼此成功经验,平衡创新与风险管控,以推动数字资产行业迈向成熟与稳定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