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揭示了这家科技巨头近年来的战略调整和心态变化。在公众的期待与科技革新的浪潮中,苹果选择了一条被业内称作“战略撤退”的道路。这一选择反映了公司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时的自我反思与立足点回归,也揭示了未来苹果产品和生态的潜在发展方向。 过去几年,苹果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表现被外界评价为谨慎甚至迟缓。2024年的WWDC上,苹果高调宣传的以Siri为核心的AI产品并未如期交付,引起了业界和用户的广泛关注和质疑。CRAIG FEDERIGHI作为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公开承认部分AI功能尚未达到公司设定的高质量标准,亟需更多时间打磨。
这种坦诚的态度打破了此前苹果产品发布会上精准封闭的“完美形象”,也反映出苹果在这场AI竞赛中的困境以及对自身极限的认知。 与行业领跑者如OpenAI和谷歌相比,苹果的AI之路显得步履维艰。外界普遍认为苹果错失了在通用人工智能应用中抢占先机的良机。事实上,从去年收到的媒体反馈和专业人士如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的公开批评来看,苹果承诺的一些“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未能兑现,被视为空中楼阁。格鲁伯甚至将去年WWDC形容为“库比蒂诺之境的腐败”,指出苹果过度承诺、实际交付不足的问题。更令人侧目的是,苹果方面拒绝了格鲁伯十年来惯常邀请苹果高管参加WWDC直播访谈的邀请,显示出苹果在与外界沟通层面有意回避艰难议题,趋向更为保守和谨慎的公关策略。
这场“战略撤退”并非意气用事,而是一种审慎的调整。苹果在2025年的WWDC重点转向了其最擅长也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领域——硬件与软件的紧密整合及用户体验的革新。这体现在一项名为“Liquid Glass”(液态玻璃)的全新设计语言上。Liquid Glass试图打破界面与硬件之间的壁垒,通过光学玻璃质感和动态响应的交互效果,打造出极具生命力、极富美感的用户界面。苹果副总裁Alan Dye强调,这种设计是基于公司在自研芯片和图形技术上的优势,致力于为全平台带来统一而富有延展性的视觉体验。 业内设计师和科技评论人Sebastiaan De With认为,仅有苹果能够实现如此深层次的硬件与软件一体化创新。
他指出,Liquid Glass反映了苹果的独特优势——从子像素抗锯齿到持续无缝动画的硬件级支持,融合了苹果生态中跨设备、多系统的协同效果,造就了别具一格的交互语言。 除设计语言外,2025年WWDC展示了苹果用户设备间协同工作的“Continuity”功能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跨设备使用体验。例如,iPhone上的“Live Activities”通知现在可以直接在Mac菜单栏查看,且支持直接操作;Mac新增的电话应用让用户可无缝接听和拨号,丰富了桌面平台的通讯能力。这些细节的提升虽然可能不会彻底改变用户生活,但却是苹果多年注重软硬件紧密融合战略的鲜明体现,也彰显了苹果生态系统的独特竞争力。 另外,苹果也推出了“Foundation Models Framework”,鼓励开发者在设备端直接调用苹果自有的大型语言模型,为应用注入隐私安全且无需联网的智能体验。这为中小应用开发者创造了创新空间,打破了此前因云API成本而限制AI接入的局限。
尽管其在AI能力上目前仍无法与基于云的先进模型相比拟,但这一步彰显了苹果利用自身芯片优势,稳步推进AI普及的战略思考。 与此同时,苹果进一步强化对外部AI合作伙伴的依赖,例如深化OpenAI的ChatGPT技术在图像生成和视觉智能分析上的应用,也在自家集成开发环境Xcode中引入AI辅助编程功能。对比之前苹果试图“独立完成一切”的战略,这一转变表现出苹果对自身局限的正视和合作共赢的态度,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开发者体验与创新效率。 在App Store生态管理方面,苹果似乎也在作出妥协和调整。开发者对苹果70/30抽成比例的长期不满以及司法机构的监管压力使得苹果开始思考将游戏类应用与其他应用分开管理的可能性。业界普遍猜测“Game Store”应用的推出为苹果在未来对游戏市场实行独立政策铺路,或将允许在部分细分领域降低分成比例,缓解监管压力的同时,保留其作为平台主导者的定价权和内容控制力。
然而,随着美国法院放宽反垄断禁令,苹果不得不退让,更开放地允许应用开发商在用户支付和内容引导上拥有更多自主权,这体现了苹果被迫在生态控制与市场公平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从整体形势来看,2025年的WWDC是苹果在经历了一段AI技术和战略的挫折后,主动放弃试图“一口吃成胖子”的打法,选择回归其核心竞争力,即高度集成的软硬件设计体验。这样的转变不仅是苹果对自身产品路线的重新梳理,同时也是面对全球科技趋势和市场监管压力的明智抉择。虽然这在短期内可能使苹果在AI领域的竞赛中显得步履蹒跚,但从长远来看,专注于优化现有设备的用户体验和增强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依然是苹果保持高附加值用户基础和行业领先地位的根本保障。 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战略撤退”也体现了科技行业历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类似于微软因Windows 8失败而迫使公司战略转向云服务及AI的成功案例,苹果的调整也恰恰是认识到某些新技术路线并非自身擅长之道,需借助合作和稳固既有优势迈向未来。
由此,2025年的苹果看似低调,却彰显了更成熟的企业战略思维和弹性。 展望未来,苹果需要在AI技术创新与自身产品体验优化之间寻找更好的融合点。赋能开发者、积极开放合作、同时坚守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无疑会构成苹果未来数年核心发展的主旋律。同时,如何妥善应对监管挑战,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将直接影响苹果的全球市场表现。 总的来说,苹果2025年的WWDC彰显了一家科技巨头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时的反思和调整。苹果意识到夸大的承诺与未成熟的技术带来的风险,选择利用其硬件技术优势,专注用户体验设计和生态系统协同,借由合理开放与战略合作,稳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
对于用户和开发者来说,这种从激进转向务实的转变,意味着更高质量、更具一致性和创新性的产品与服务体验。时代在变革,苹果的未来也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