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与调整,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标普500指数收盘时下跌0.4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是下跌了近1%,而纳斯达克100指数仅小幅上涨0.13%。这种涨跌不一的走势背后,反映出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担忧,尤其是对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重新评估。最近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发布,以及市场对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的预期不断降低,成为了抑制股市上行动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国6月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表现得较为温和,环比仅上涨了0.2%,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3%。这种相对温和的通胀迹象一度提振市场,带动开盘时股指上涨。
然而随后随着美债收益率的攀升,特别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了5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首次六周内突破5%的大关,投资者开始对债券收益率上升可能引发的融资成本增加和企业盈利压力感到担忧,纷纷获利了结,导致股指回落。 联邦基金期货的走势更为直观地反映出了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预期转变。虽然7月末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依旧较高,维持在约3%的水平,但对9月再次降息的市场预期则从此前的65%下降到了58%。这表明投资者开始担心通胀的持久性以及经济增长的韧性,认为美联储可能不会如先前预期那样迅速放松货币政策。 具体来看,尽管6月份的整体CPI同比上涨2.7%,略高于预期的2.6%,且高于5月份的2.4%,显示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并且部分受到关税带来的上行压力影响。这种背景下,市场对于未来几个月可能加剧的关税成本传导效果表示忧虑,担心这将推高企业运营成本和消费者物价,进而对经济复苏形成制约。
不少分析师认为,贸易紧张局势特别是中美之间的博弈,正在成为影响市场重要因素,投资者不得不把这层风险纳入整体判断。 从板块表现上看,道指成分股中有26只下跌,跌幅较大的公司包括美国运通、家得宝、联合健康以及默克等权重股,这反映出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选择减持防御性和蓝筹股票以规避风险。相较之下,纳斯达克成分股受益于科技股的韧性,表现相对良好,部分得益于市场对部分创新科技公司的投资兴趣尚存,尤其是在美国财政部宣布将批准英伟达向中国企业销售其先进AI芯片后,科技板块出现了积极的短期反应。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中美贸易谈判的积极信号,至少暂时缓解了供应链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谈及中美贸易局势,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公开场合称谈判处于“非常良好”的阶段,且强调美国并未把8月12日设为硬性截止日期。他的言论释放出灵活协商的信号,有望降低市场对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的焦虑感。
贝森特还透露有望于8月份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进一步推动双方谈判进程。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历来是市场的敏感点,任何积极进展消息均会成为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催化剂,但相关协议的具体细节和落实仍需时间确认,存在一定风险。 整体来看,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仍是市场关注的核心。尽管近期通胀数据有所缓和,但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强势,薪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美联储官员的立场偏谨慎,显示出对货币宽松的节奏保持克制,避免通胀重现。此外,债券收益率的上升也暗示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正在调整。
市场正处于等待美联储7月底会议结果以及之后政策指引释放的阶段,这将决定9月是否降息的可能性以及幅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充满挑战,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从资产配置角度看,短期内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可能继续吸引部分资金流入固定收益市场,但长期仍需关注通胀走势和经济增长前景。股票市场方面,则需关注行业轮动机会,科技、医疗和消费板块或继续成为关注焦点,但对周期性板块和受贸易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保持警惕。 未来几个月,美联储的政策动向、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实际表现,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宏观数据的发布,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把握市场节奏。
虽然短期市场波动加剧,但从长期趋势来看,经济基本面稳健依然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支持。 总结来看,美股近期的下跌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的减弱和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双重压力,同时通胀数据的複杂信号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市场的谨慎情绪。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当前波动,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指引,科学布局,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展望未来,政策稳定性和贸易谈判的进展将成为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因素,而市场灵活应对措施也将决定投资者能否在动荡中寻找到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