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加密货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启动“加密项目”(Project Crypto),这一全面的监管创新计划旨在现代化证券法规,使美国金融市场能够顺利拥抱链上数字资产交易。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在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的演讲中揭示了该计划的核心目标,即通过明确和现代化的监管框架,推动加密资产分发回流美国,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加密项目的启动,顺应了美国白宫近日发布的《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科技领导地位》报告,该报告将加密货币定义为“下一代技术”,与铁路和互联网等革命性突破相提并论。报告批评了拜登政府此前的监管政策,指出其制造了一个“不友好环境”,迫使许多金融科技企业分别转移至海外。针对这种局面,加密项目提出了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程序,制定专门的加密资产发行、托管和交易规则,旨在促进加密业务回归美国。
该项目将重点解决长期以来围绕霍维测试(Howey Test)的困惑。过去,许多创业者为了规避合规风险,选择将所有加密资产一律视为证券,而这一做法既限制了创新,也导致市场参与者对监管边界模糊。SEC计划推出分类指引,帮助市场准确定义数字收藏品、数字商品以及稳定币等资产类别,根据经济实质为基础进行区别对待。阿特金斯强调,成为证券资产不应被视为负面标签,许多合规发行商其实利用证券法规带来的灵活性完善产品设计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密项目还将为首次代币发行(ICO)、空投以及网络奖励等创新分发方式赋予适配的披露要求、豁免条款和安全港规则,使发行主体能够更广泛、更合法地吸纳美国投资者,而非为了规避法规而将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SEC正积极回应华尔街大型机构和硅谷独角兽企业关于发行证券型代币的需求,这些公司希望将股票、债券及合伙权益通过数字代币形式在美国境内合法流通。
阿特金斯披露,相关企业“排队等候”,希望获得以前只能在海外实现的代币发行能力。SEC的新监管思路还包括推动“超级应用”(Super-App)设计,允许证券中介机构凭借单一牌照,提供广泛的服务功能。经纪商与替代交易系统(ATS)将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同时交易非证券类加密资产和证券型加密资产,甚至提供质押和借贷服务,从而无需多重联邦或州级牌照。该举措旨在打造一个集成化、一站式的加密资产交易生态,促进资产流动性和市场便利性。监管机构也计划重新审视托管规则,改革此前限制托管服务提供商发展的旧框架,淘汰此前的“专用经纪商-交易商”制度以及SAB 121指导意见,转而采纳更适应数字资产时代的监管标准SAB 122。通过放宽托管门槛,更多合规且具备创新能力的托管服务商将参与市场,提升加密资产托管的安全性与多样性。
创新豁免制度也是“加密项目”重点推进的一环。SEC正在考虑引入一种创新豁免机制,允许符合特定原则性条件的新型商业模式,无论注册与否,都能快速进入市场。类似此前针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发布的简化审批标准,这一制度旨在替代繁复的强制性监管要求,从而激励创新。拟议的条件包括定期向委员会报告、白名单功能以及对未符合合规代币标准(例如ERC3643)的证券化代币设置限制。阿特金斯认为,商业可行性应作为评估创新模型的“北极星”,确保新兴项目具备长远发展能力。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兴趣不断增加。
一项由德勤发布的调查显示,23%的北美首席财务官预计其财务部门将在两年内采用加密货币,具备逾百亿美元收入规模的企业比例更高,达到近40%。然而,43%的受访者仍将价格波动视为主要挑战,随后是会计处理复杂性和监管不确定性。值得关注的是,白宫报告还提及了财政部即将管理的战略比特币储备,尽管目前尚未完全运作。此外,文件主张通过立法明确保障公众对数字资产的自我托管权利,支持点对点交易免受金融中介限制。尽管有积极的法规动向,比特币价格近期维持相对稳定,约略高于11.8万美元,而以太坊价格略微上涨,超过3,760美元。总体来看,SEC的“加密项目”显示了美国监管层对数字资产市场的全新重视和积极引导态度,试图通过更为清晰、包容和创新的规则体系,振兴本土加密生态,实现美国成为全球加密货币创新与交易中心的愿景。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进,预计将进一步吸引各方资本、技术及人才投入,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金融的深度融合,开启加密产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