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及数字资产的广泛应用,伊朗的加密货币生态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多年来,伊朗经济面临高通胀率和国际制裁的严峻挑战,导致国家货币里亚尔大幅贬值。越来越多的伊朗年轻人和经济主体转向数字货币,希望通过加密货币规避经济压力,实现资金保值和增值。然而,这也引发了伊朗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国家经济危机持续加剧的背景下,监管当局开始加大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控制力度,以防止资本外流和货币进一步恶化。2025年2月,伊朗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暂停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里亚尔支付功能,造成超过一千万加密货币用户难以使用本国货币购买比特币及其他主流数字货币。这一举措迫使许多加密交易平台寻求替代方案,同时引发市场和投资者的巨大震动。
官方的这一决定旨在阻止里亚尔进一步流向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从而抑制本已严重的货币贬值趋势。据报道,伊朗里亚尔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跌至新低点,超过94万里亚尔兑换一美元,而这在数年前还不到4万里亚尔。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政府选择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试图掌控其对货币市场的影响。虽然过去几年,伊朗政府曾多次尝试对数字货币行业进行规管,例如2019年将加密货币挖矿合法化,但这次采取的措施规模更大且更加严格。除直接切断里亚尔支付渠道之外,中央银行还获得了对加密货币市场全面监控和管理的权力,要求交易平台提供实时客户数据访问权限,并计划对数字货币交易价格波动设定每日涨跌幅限制,特别针对稳定币USDT设立价格涨幅的4%封顶机制。尽管政府意图控制市场过度波动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但这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强烈反弹。
许多本土交易所因新规流动性受限,用户转向境外平台开展交易活动,使得本已复杂的合规环境雪上加霜。伊朗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的CEO直言不讳地批评政府的监管政策缺乏理性考量,指出官方在封锁外国社交媒体和鼓励本土线上平台之间存在矛盾,造成民众和政府之间隔阂加深,最终推动更多人走向地下和非正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伊朗政府并未完全否认加密货币在刺激出口和国际贸易方面的潜力。尽管官方宣布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管理,但相关部门也在尝试促进通过加密货币实现的跨境贸易,特别是规避西方制裁渠道的尝试。国家最高网络治理机构发布的加密货币监管蓝图,虽明言要降低风险,但其重点似乎更侧重保护国家利益而非普通用户的权益。对此,国内外专家警示称,相关政策可能导致加密货币交易黑名单化,令伊朗广大投资者在国际交易平台遭遇更多限制和审查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面对财政赤字和国内经济压力,未来政府很可能对数字货币交易实施征税措施,进一步加重用户负担,且可能限制行业的自由发展。公共媒体方面,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近期禁止所有本土媒体使用加密货币广告,以“保障公众权益”为由,强调数字货币涉及高风险。此举进一步昭示政府对这一新兴市场的谨慎态度。经济部长阿卜杜勒纳塞尔·赫马蒂面临政坛压力及弹劾风险,部分议员将其归罪于财政和货币危机,中央银行行长法尔津亦步入风口浪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单凭阻断加密货币资金流动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和货币稳定,反而可能激化社会矛盾,推升地下经济规模。对于普通伊朗民众而言,通胀和货币价值的持续缩水直接侵蚀其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数字货币保护资产,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从房地产到黄金,再到数字货币,凡能保值的手段均成为首选。政府的严格管控措施虽然力图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但同时也限制了人民自由选择资产配置的权利。总体而言,伊朗当前针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动作反映了国家经济急需稳定货币体系的愿望,但也暴露出政策上的矛盾和局限。数字货币作为跨境和去中心化的资产类别,其本质与国家货币管理存在根本冲突。在全球经济和技术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伊朗若想实现经济复苏和数字化转型,需寻找平衡创新活力与金融安全的有效机制。对外,持续的西方制裁令伊朗金融体系与国际市场隔绝,促使民众和企业依赖加密货币寻求支付和资金流通的替代渠道。
对内,政府则试图通过强化监管遏制资本外逃和货币崩溃的风险,但高压政策的副作用不可忽视。未来,伊朗是否能结合国际规则和本国实际,制定出兼顾监管严密与市场活跃的数字货币政策,将成为决定其经济稳定与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加密货币在伊朗的发展前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重重挑战,而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与普通投资者的博弈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