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作为近年来最具创新性和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之一,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繁荣与低迷。过去一年,随着多个知名平台如FTX、Celsius Network和Voyager Digital的突然崩盘,全球数十亿美元客户资产陷入困境,投资者的信心受到重大冲击。这场大范围的崩盘不仅暴露出行业的监管漏洞和操作风险,也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自身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选择合作伙伴和交易平台的标准。 严重的市场崩盘加深了投资者对平台信用和资产安全性的担忧,许多机构投资者开始采取更严密的尽职调查程序。此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轻信”平台运营方的行为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多个平台倒闭后,投资者对合作方的背景、财务状况、合规性以及安全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诸如欧洲资产管理公司CoinShares就因为在FTX倒闭中遭受了巨额损失,自此加强了对交易对手的调查,细致审查其运营流程、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财务风险。
其首席执行官Jean-Marie Mognetti强调,如今他们的合作选择标准更加严格和二元化,明确区分合适与不合适的合作对象,放弃了模糊地带的“黄灯”策略。 同时,越来越多的加密投资机构开始偏好那些使用独立第三方托管服务的交易平台,以确保客户资产的隔离和安全。风险投资机构Altana Wealth的数字资产组合经理Samed Bouaynaya提到,尽管Binance作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交易量占据全球市场的60%左右,但由于无法提供与第三方托管机构合作的选择,该基金在Binance平台上的资产通常不会过夜储存。相反,他们更倾向于与允许资产离开交易平台直接进行结算和托管的公司合作,例如英国的Copper和美国的Fireblocks,这些托管公司在提高资产安全防护方面获得了大量需求增长。 市场数据也反映出用户对资产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稳定币和以太币在交易所的余额呈下降趋势,显示出部分用户正逐步将资产从交易所转向托管解决方案,尽管具体流向难以量化。
火币、币安及Coinbase等大型交易所在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和诉讼后,其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促使投资者更加谨慎地权衡风险。Coinbase在回应监管风险时亦采取了多项措施,强化客户资产的权益保障,如提供明确的用户协议,全方位保证客户在极端情况下资产所有权的持续归属。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因低利率而快速攀升,市场总市值一度超过3万亿美元,但随着全球利率上升,引发流动性紧缩和价格大幅回调,最终导致多家加密平台陷入财务危机。市场总值缩减至约1.1万亿美元。加密货币价格的波动性依然是行业固有的风险来源,而监管层面对行业违规行为的持续严查则进一步增加了经营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普遍认识到,加密市场仍然面临浓厚的“对手风险”,尤其是对几家市场主导型交易所的集中依赖构成潜在威胁。
Nickel数字资产管理公司CEO Anatoly Crachilov警告称,如果类似FTX的突发崩盘再次发生,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行业寒冬,重创投资者信心。对此,多数投资主体尝试通过分散交易和降低单笔交易量的方式减轻暴露风险。美国投资机构Arca便采取了分解大额交易成数个小批次执行,并通过强化情报监控,包括社交媒体信息收集,实时掌握潜在的风险信号,以保障交易安全。 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也推动了加密资产行业内部的自我净化和增强合规性。尽管监管机构如美国SEC加强打击非法和违规行为,但整个行业仍远未达到传统金融行业标准。这就凸显出投资者、交易平台和托管机构等多方通力合作的必要性。
投资者在选择合作方时不仅注重财务和运营透明度,也愈发看重其技术防护能力和合规执行情况。 总体来看,去年加密市场的多次崩盘事件为投资者敲响警钟,促使他们调整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方法。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认清加密资产市场本质上的高风险与高波动,积极采用第三方托管、严格尽职调查以及灵活交易策略等措施,努力在动荡中保护资产安全。行业的发展也因为投资者的理性回归和市场结构的优化,而逐步走向更成熟和稳定。 未来,随着监管规则的逐步明确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会。投资者若能持续强化风险管理,合理布局资产配置,在合规与安全的基础上审慎发展,便能更好地驾驭这一颠覆性资产类别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