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已从一个边缘投资品种逐步走向主流资产类别,吸引了大量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作为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石,房利美和房地美控制着近一半的1.2万亿美元美国按揭贷款市场,其政策导向直接影响着房贷市场的运转和用户的购房资格。2025年6月,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长William Pulte发布命令,要求这两大住房贷款巨头在购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估中纳入加密货币资产,标志着加密资产首次被正式作为储备资产计入贷款资格标准。这一突破性举措不仅体现了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市场逐渐增信的态度,更助推了住房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此次命令明确规定,只有在受美国监管的中心化交易所上有明确证明,并遵守所有适用法律的加密资产,才可以计入贷款人资产储备。这种合规性的要求为投资者和银行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避免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和监管风险影响抵押贷款体系的稳健运作。
同时,命令明确不要求将加密资产转换成美元后再计算,简化了贷款审核流程,也体现出机构对加密资产价值的认可。作为监管机构,FHFA此次政策调整无疑是在鼓励银行扩宽对客户财务状况的评估标准,允许借款人持有包括比特币、Solana等主流加密货币在内的数字资产,作为抵押贷款的财产证明。这对那些持有数量可观数字资产但现金流不充足的潜在购房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通过允许加密货币资产计入贷款要求,更多消费者可能获得银行的信任,降低购房门槛。这一变化迎合了近年来加密货币投资活跃度的持续攀升。根据全国地产经纪人协会的调查,尽管目前仅有1%的购房者曾通过加密货币资产作为首付款来源,但市场对这部分资产的认可度在逐步提升。
加密资产持有人对资产价值的流动性需求正在驱动贷款机构调整风险评估,更科学地权衡加密资产波动性与长期潜力。业内专家如Redfin首席经济学家Daryl Fairweather指出,尽管加密货币面临较高的价格波动,合理的风险权重折扣机制能够平衡其作为资格资产的端点风险,令其与传统股票投资一样被视作合理资产类别。此次新政亦有望推动银行创新金融产品设计,使传统贷款业务与数字资产市场更紧密结合,开创数字化服务新局面。在长远视角下,推动主流金融机构适应数字资产将提升整个金融生态的包容性和流动性。此外,房地产市场本身正面临多重挑战。自2022年以来,受利率上升和房价上涨压力影响,房市活跃度下降,购房者数量较卖方严重偏少。
政策鼓励更多类型资产参与贷款资格审查,有助于缓解房产市场供需不平衡,为疲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层此次命令的背景也与FHFA局长William Pulte的个人投资相关公开记录有一定关联,其配偶在2025年初持有大额比特币和Solana币,这或许在思考监管政策时提供了更多对加密市场信心的依据。同时,政策规定了加密资产必须在受美国监管的中心化交易平台上证实,这一要求体现出对合规性和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加密货币市场潜在风险的防范手段,避免非法资金流入或资产价值泡沫风险对房贷市场带来系统性冲击。由于房利美和房地美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由联邦政府控制,这一监管调整显示出政府对创新金融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的双重平衡。未来,在技术发展和市场机制完善的推动下,预计更多数字资产类型将被纳入金融系统,成为信用评估和资产抵押的重要部分。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特性,金融机构可以更精准地监控和管理数字资产,同时也为借款人带来更多便利和信任。
这种变化正在逐步打破传统银行对资产类型的限制,鼓励更多创新和包容性金融服务。行业观察者普遍认为,这项政策不仅仅是加密货币的一次认可,更是美国住房贷款市场迈向数字化和多样化的一大步。对普通购房者而言,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将使得他们能更灵活地利用财富,包括数字货币投资收益,来实现购房梦想。与此同时,银行和贷款机构也面临着重新设计风险模型和贷款审批流程的挑战,需要结合技术手段与合规要求,确保风险可控。整体来看,加密货币纳入房贷资产评估体系,是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典范,具有开创意义。随着法规逐渐完善和市场机制成熟,未来或将看到更多金融创新产品涌现,进一步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购房者、投资者以及金融服务提供者均应密切关注这一趋势,把握数字资产带来的机遇,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本次命令也促使更多金融机构增强对加密资产的认知,推动建立更加透明和规范的数字资产市场生态,为整个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政策落实,预计未来数年内加密货币在住房贷款领域的应用将快速增长,助力更多民众实现住房梦想,同时促进住房金融市场的稳健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