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糖价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尤其是美国市场需求增强的预期,成为推涨糖价的关键因素之一。2025年7月,纽约期糖及伦敦ICE白糖价格双双达到一个半月以来的新高,市场对美国蔗糖需求进一步增长产生了浓厚期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将在其产品中使用蔗糖替代高果糖玉米糖浆,此举有望使美国蔗糖消费量从目前的1100万吨增长至1150万吨,增幅4.4%,带动全球糖价走强。美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糖市场,其消费结构的改变直接影响全球供需平衡,间接推动价格走势。除了美国需求回暖,巴西的糖产量减少同样为价格提供支持。巴西中南部地区2025/26年度糖产量累计下降14.3%至1224.9万吨,主要原因在于持续的干旱和高温天气影响甘蔗产量。
此外,巴西政府机构的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巴西糖产较上一年减少3.4%,总产量达到4411.8万吨。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糖生产国,其产量变动对全球供应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产量下降减少了市场供应,进一步促进糖价走高。相比之下,印度糖产却出现回升。印度国家合作制糖工厂联合会预计,2025/26年度印度糖产量将同比增长19%,达到3500万吨,受种植面积扩大和降雨正常甚至偏多的影响所致。印度季风降水较常年同期多9%,有利于甘蔗生长,从而带动糖产增加。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糖生产国,其产量提升为市场提供供应保障,但也对糖价形成一定的压力。
全球市场总体上经历了2025/26年度糖类供应预期扩大的局面。美国农业部的半年报显示,全球糖产量预计增长4.7%至创纪录的1.893亿吨,而全球库存则同比增加7.5%至4118.8万吨,意味着目前市场供应充裕。然而,需求端的变化,尤其是美国的消费结构调整,以及主要产区的极端气候对生产的影响,正在重新平衡糖价走势。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6月底,商品交易商Czarnikow预测2025/26年度全球糖将出现750万吨的供应过剩,创下近八年来最大过剩水平。尽管供应过剩压力存在,但实际的市场价格走势表明,需求回暖的预期和生产不确定性叠加,使得糖价出现反弹。近年来,糖价曾一度跌至多年低点,例如纽约糖在2025年初达到4.25年来最低价,伦敦白糖也创下近4年低位。
令市场关注的是未来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和政治经济因素对市场的影响。美国食品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改变甜味剂配方的动向,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反映出企业战略调整对农业市场的潜在牵引力。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对主产糖国的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巴西因极端天气导致甘蔗减产,而印度受益于降雨充沛,呈现产量反弹,显示气候因素对农产品供给端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疫情阴影,消费复苏带动原材料需求增加,糖市场亦受益于此良性循环。糖不仅是食品工业的关键原料,也是能源和生物加工领域的重要原料,其价格变动牵动全球农产品产业链。
展望未来,糖价影响因素将继续多元变化。美国政策调整、全球气候异常、主要生产国的农业政策与收入变化,甚至是替代甜味剂的推广,都会对市场供需产生深远影响。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及时调整策略。而从投资角度,糖价在经历底部震荡后企稳反弹,未来存在阶段性上涨机会,值得关注。通过实时了解各国产量数据、美国产量需求政策及全球经济环境,投资者和产业链上下游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脉络。此外,全球健康饮食趋势促使天然糖源需求增长,蔗糖作为天然甜味剂的优势逐渐显现。
未来技术创新也可能优化糖的种植与加工效率,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综上所述,2025年全球糖价的波动呈现出由需求回暖与供应调整共同驱动的特征。美国需求的强劲复苏成为糖价上涨的核心动力,而巴西与印度等主要产区的产量变化则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应持续关注国际政策动向、气候变化及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以应对未来糖市的复杂格局。全球糖产业正处于转型期,价格走势将反映供需关系的深刻调整和结构性变化,未来发展潜力广阔且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