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比特币作为一种独特的数字资产,吸引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个人投资者和企业,国家层面的比特币持有也逐渐显现,影响着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塑。虽然广为人知的持有大国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但事实上,还有不少国家通过多种渠道秘密或低调的方式积累着可观的比特币储备。了解这些国家的比特币拥有情况,有助于深刻把握数字货币在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持有的比特币总量约为463,000 BTC,占比特币总流通量的2.3%。从总量看似不多,但其价值依然以数十亿美元计,已成为重要的主权财富之一。
美国政府在比特币持有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多起高调的执法行动,包括著名的丝绸之路案件、大量暗网交易的查封及勒索软件案的资产冻结。截至2025年初,美国政府通过这些行动累计约20万枚比特币,价值在180亿至220亿美元之间。2025年3月,美国总统通过行政命令,正式成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将所有没收的比特币统一纳管,这标志着美国政府不再将此类资产仅作为执法成果拍卖处理,而是将比特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体系。这一策略显示了国家层面对数字货币认可度的提升及对其潜在价值的预判。中国的比特币持有情况同样受关注,但其信息相对隐晦。2019年,中国政府通过打击PlusToken骗局,没收了超过19万枚比特币,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加密资产执法没收之一。
然而,关于这些加密资产的具体下落,外界信息不多。部分区块链分析师认为一部分被悄然清算,而多数则处于冷钱包中未动用。尽管中国对国内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持强硬禁止态度,但其在全球比特币持有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其战略意义和背后的金融考量值得深究。除了这两个“巨头”,还有诸多国家通过各自的方式,悄然加入了持有比特币的行列。北朝鲜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北朝鲜的黑客组织Lazarus疑似在2025年前后曾掌控约14,000枚比特币,通过网络攻击和盗窃积累大量数字资产。
尽管部分资产已经出售换取资金,用于国防或其他用途,但这些比特币的积累方式和应用场景为国家数字货币战略提供了另类范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布丹则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引人关注。布丹拥有丰富的水力发电资源,自2019年起,国家主权投资基金Druk Holding & Investments开始利用过剩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比特币挖矿。凭借凉爽的气候和稳定的政府治理,布丹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能够实现绿色比特币挖矿的国家之一。到2025年,布丹累计的比特币储备估计在12,000至13,000枚之间,价值超过11至13亿美元。这一数字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至40%,在全球范围内堪称最高比例。
布丹的做法凸显了比特币在国家经济转型和资产多元化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环保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前提下,体现了一条别具一格的数字经济路径。英国在传统印象中并非比特币重镇,然而近期的执法没收行为使其名列全球主要比特币持有国。2021年,英国当局在一起涉及中国背景的跨国洗钱案件中,扣押了约61,000枚比特币,目前由大都会警察局和英国检控署托管。按照当前币价计算,这批资产约值50亿英镑。英国是否将这笔资产继续持有或出售尚未确定,因政策制定者在其波动风险及监管一致性方面仍存争议。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英国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比特币主权资产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该国利用比特币作为跨境筹款的重要工具,体现出比特币在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中的独特应用价值。自2022年起,乌克兰政府通过个人捐赠、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加密货币交易所等多个渠道,获得超过7000万美元的比特币支持,用于战争物资采购、后勤支持及人道救援。至2025年中,比特币储备已消耗至186枚,更多是作为应急资金而非长线资产积累。乌克兰的例子表明,比特币不仅仅是投资工具,还能作为数字时代国家安全和经济韧性的补充。中美之外,萨尔瓦多也带来了数字货币应用的新视角。作为全球首个将比特币纳入法定货币的国家,萨尔瓦多政府自2021年起陆续购入6000多枚比特币,发起“每日购币计划”,同时发行以比特币为抵押的“火山债券”,并建设以地热为动力的比特币矿场,成立国家比特币办公室推动产业发展。
尽管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萨尔瓦多在2025年取消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地位,但政府并未停止买入比特币,显示出其对数字货币未来价值的坚定信心。伊朗则另辟蹊径,将比特币挖矿纳入国家管控产业,通过授权矿工将挖出的数字货币直接卖给中央银行。借助廉价甚至补贴的电力资源,伊朗不仅规避国际制裁,还把比特币转化为国家储备的一部分。虽然具体数据无法完全公开,但估计伊朗曾占全球算力的4%至7%,这部分产出极有可能直接注入国库。非法挖矿活动风险依然存在,但总体上看,伊朗的模式为传统受限国家提供了数字货币金融创新的范本。此外,阿联酋常被提及为潜在的庞大国家比特币持有者。
有传言称阿联酋累计持有多达42万枚比特币,远超其他国家。然而缺乏官方证据及具体钱包地址支持,也无政府公开承认,令这一传言的真实性备受质疑。但不可忽视的是,阿联酋作为中东重要金融中心,拥有治理严密的执法机制和大量反诈骗资产,确实可能积累了显著的数字货币储备。保加利亚曾因一起大型网络犯罪案件而暂时成为比特币富国。2017年,保加利亚警方据称查获逾20万枚比特币,震惊全球。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有关这些资产的归属和处置信息渐趋模糊。
2023年官方更是否认目前持有任何国家级比特币。保加利亚案例折射出数字资产司法没收与国家持有之间复杂的界线和透明度挑战。除上述国家外,芬兰、格鲁吉亚、委内瑞拉等也都因执法行动持有少量比特币,体现全球多个地区都在以不同形式参与数字货币战略。随着更多国家开始注重比特币潜力,无论是通过司法没收、国家挖矿还是直接购入,比特币已由一个冷门数字资产逐步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储备。为何国家选择秘密积累比特币?答案多样。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有稀缺性、去中心化、跨境无国界特征,令其成为抗通胀和美元霸权影响的有效对冲工具。
尤其对于某些经济受制裁或希望实现储备多样化的国家,比特币提供了便捷且难以干预的资金形式。绿色能源驱动的挖矿则赋予了比特币更多可持续发展属性。与此同时,比特币市场的高度波动和缺乏透明监管也带来了政策和风险管理难题。国家持有比特币不仅关乎财富增值,更涉及金融稳定、货币主权及地缘政治博弈的层面。未来,随着数字货币生态持续演进,更多国家或将加入这一隐秘的比特币持有行列。跨境监管合作、技术追踪能力提升、国际金融体系转型等因素,都会影响国家如何布局其数字资产储备。
中国与美国之外的国家正悄然重塑全球比特币拥有格局,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政治动因尤为值得关注。可以预见,比特币作为国家资产的角色在未来将愈加重要,成为国际金融权力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