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生成式AI领域,版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AI艺术创作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主要原因是这些系统通过训练大量版权受保护的图像数据,生成新作品,导致版权持有者对其合法使用范围产生质疑。2023年初,著名图片库Getty Images就针对Stable Diffusion的开发方Stability AI在英国发起了版权侵权诉讼,标志着AI与版权法律战的一个重要开端。2025年6月,事态出现重大转折,Getty决定撤回对Stable Diffusion的主要版权侵权指控,此举不仅引发业界热议,也为AI版权纠纷提供了新的法律视角。Getty Images的起诉缘由是基于Stability AI未经许可使用数百万张受版权保护的图片来训练Stable Diffusion模型,导致生成的图片与原作高度相似,甚至包含水印,从而侵犯了Getty及其摄影师的合法权益。作为全球最大的图片库之一,Getty不仅有责任保护版权拥有者利益,也关乎其自身商业利益,因此此案在法律和行业内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此次诉讼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点是,Getty并非反对AI技术本身。事实上,公司自身也开发了基于自有素材库的AI图片生成工具,充分利用AI为自身业务赋能。此次起诉重点在于保护其内容资产及利润不被未经授权使用侵蚀。Getty放弃主要指控的原因,据其律师和行业专家透露,主要是由于诉讼证据薄弱、证人难以出庭作证以及司法管辖权上的复杂性。具体而言,Getty无法充分证明训练AI使用图片的侵权行为与英国司法管辖权存在直接关联,因此版权法难以生效。与此同时,检控在生成内容上同样存在困难,因为要证明AI所生成的图像包含原始作品“实质性部分”极具挑战。
这种法律障碍不仅体现在英国,也存在于许多其他国家的类似案件中。法律专家指出,AI生成内容的版权认定是当前版权法体系面临的重大难题,传统意味着“创作者”必须具备原创性和人类创造力,但AI生成的作品往往不满足这些要求,使得法庭判决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尽管放弃了主要版权侵权指控,Getty并未完全中止诉讼,而是将焦点转向“次级侵权”以及商标侵权方面。所谓次级侵权,指的是AI模型本身作为涉嫌侵权物品在英国市场的存在和流通,可能违反当地法律。这一法律路径影响深远,因为它涉及到AI开发商跨境运营的合规问题,尤其是模型的训练、销售和分发环节。业内观察人士认为,Getty此举是策略性的诉讼调整,目的是集中资源争取更有力的法律依据,而不是无谓地纠缠于难以取胜的主张上。
这种做法在知识产权诉讼中较为普遍,能够避免因部分诉求失败拖累整体案件。此外,Getty诉讼的美国分支仍在进行中,其诉求也包括巨额赔偿。美国案件与英国案件在法律框架和市场环境上存在差异,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判决结果和行业影响。因此,关注双方未来在美国产生的法律交锋同样十分重要。此次案件反映了AI技术发展对版权体系的冲击以及法规更新的迫切需求。当前,多国法律对AI训练数据的合法使用界限尚未明确,导致大量案件处于灰色地带。
专家呼吁通过立法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明确AI训练数据的使用标准和版权边界,从而为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同时保护原创者权益。社会各界对于AI艺术的态度也日渐分化。一方面,AI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工具和可能性,促进了创作效率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原创作者担忧其劳动成果被无偿“吸取”,权益受损,要求公平补偿和授权,以维护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不限于版权诉讼,AI艺术引发的伦理、经济和文化议题也高度复杂。如何在保护个人原创权与推动技术进步之间寻找平衡,成为各方亟需面对的挑战。技术公司和内容创作者间的合作关系重塑、透明度提升、明确授权机制等或将成为未来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Getty Images撤回对Stable Diffusion主要版权侵权指控,是AI版权法律战的重要节点,也展示了当今AI技术与现行法律制度之间的适应难题。这一事件不仅影响AI艺术生成领域的商业实践,还促进了司法界和立法机构对AI版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未来随着法律政策的完善以及行业标准的建立,AI与版权的融合将更趋明晰,有望实现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的双赢局面。与此同时,公众和专业人士还需持续关注相关案件的判决进展及其对全球AI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随着更多相关诉讼浮现,AI时代下的版权保护与创新发展无疑将持续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