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领先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MakeMyTrip宣布成功筹集约31亿美元资金,借此对其最大股东之一、中国的旅游巨头Trip.com集团所持股份进行大规模回购。这一举措显著降低了Trip.com集团在MakeMyTrip中的持股比例,从最初超过45%下调至16.9%。此举不仅彰显了MakeMyTrip强化自主权的决心,也体现了其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中稳步提升的财务实力和经营韧性。 MakeMyTrip在今年早些时候于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公告中已透露计划通过增发股份筹资,用以支持公司自有股权的回购行动。实际上,自该计划启动以来,MakeMyTrip分多次进行了大规模股份买回,逐步减少了外部大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力。公司首席财务官Mohit Kabra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已成功完成大部分买回,今年剩余时间仍有可能继续实施类似回购计划。
Kabira指出,目前回购资金大多未直接动用公司现金流,但他们愿意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方式,并视机遇而动。 随着回购的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也出现显著变化。Trip.com集团对董事会的提名权从五席骤降至两席,紧接着三位由Trip.com集团提名的董事相继辞职,分别为James Liang、Moshe Rafiah和Paul Halpin。官方声明强调,这些辞职非因任何内部分歧。为保持董事会多元性和独立性,MakeMyTrip引入了包括Mohit Kabra在内的三位全新独立董事,新成员背景多样,包含风险投资界和养老产业的资深人才。现任Trip.com集团CEO Jane Jie Sun也成为公司薪酬委员会成员,体现双方虽有博弈但仍保持一定交流协作。
MakeMyTrip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内,Trip.com集团及其关联方的利益可能与其他股东存在差异甚至冲突。此次大规模股份回购正是出于平衡这一矛盾,塑造更为健康且稳固的股权结构。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出MakeMyTrip业务的韧劲和多元化优势。尽管4月间遭遇位于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相关机场关闭近半月,随后6月印度航空一起飞机事故也进一步削弱了游客信心,但公司仍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5.6%,达到2.688亿美元。总旅行预订额较去年同期攀升12.4%,达到26.1亿美元。调整后的经营利润提升了820万美元至4730万美元,调整后净利润增长490万美元,达到4940万美元。
Group CEO Rajesh Magow在电话会议中强调,得益于业务模式覆盖多种旅行方式和服务,包括非休闲旅行的辅助产品,MakeMyTrip在国内休闲旅游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增长动力。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大规模融资及股权回购不仅改善了公司财务结构,减少了对单一大股东控制的依赖,也提升了市场对MakeMyTrip长期成长性的信心。印度旅游市场受益于人口红利、中产阶级崛起以及数字化驱动的消费升级,未来潜力巨大。MakeMyTrip作为行业领先者,选择积极部署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强化治理,均为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先机铺平道路。 全球旅游业已进入复苏新阶段,但仍面临区域冲突、突发公共事件等诸多挑战。MakeMyTrip的季度表现显示出公司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多元化业务布局带来的稳健增长。
未来,随着印度境内旅游需求持续释放及国际旅行逐步回暖,MakeMyTrip有望继续借助战略资本运作和创新服务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此外,董事会结构的调整将为公司引入更多独立视角与专业管理经验,助力企业在全球旅游行业持续进阶。未来,MakeMyTrip或将加强与国际旅游巨头的合作,同时拓展新兴市场用户基础,提升平台技术能力及产品体验,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综上所述,MakeMyTrip通过成功筹集31亿美元资金用以回购Trip.com集团股份,既是公司强化自主权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征着其积极面对行业挑战、把握增长机遇的战略定力。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环境快速变化,具备稳健财务基础和有效治理架构的企业,才能在未来旅游浪潮中实现持续领先。MakeMyTrip的最新动作,进一步证明其作为印度旅游电商翘楚的地位和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