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几家最大银行的财报显示,美国消费者整体表现出令人欣慰的韧性。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在内的金融巨头均报告其消费银行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主要受益于客户信用卡余额的增加。尽管信用卡债务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逾期90天以上的拖欠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这一数据成为评估美国消费者财务健康的关键指标。从银行的财报及管理层的表态来看,目前美国消费者的整体状态“基本平稳”,甚至部分指标显示出了积极的迹象。 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信贷状况往往紧密关联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当前消费者的财务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低失业率。
2025年美国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的低位,这为消费者的收入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支撑了他们的信用卡债务还款能力和消费意愿。巴纳姆也提到,尽管整体状况向好,但低收入群体面临的财务压力仍然较大,这种情况与高收入人群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银行对客户群体收入层次的差异表现出深刻洞察,强调了不同行业、不同收入层次之间的消费健康差异。 富国银行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斯卡夫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当前美国消费者及商业实体的财务表现反映了经济的稳健基础。即使面临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和市场波动,消费者支出依然保持韧性,主要源于适度通胀和低失业率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事实上,银行观察到的消费者信贷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信贷违约和坏账核销均保持在低位,甚至富国银行的坏账核销率有小幅下降,显示客户管理和风控能力的提升。
信用卡债务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在应对生活成本上涨时采取的信贷策略。面对汽油价格、食品及住房成本的上涨,很多家庭选择使用信用卡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他们的还款能力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逾期率的稳定表明美国消费者还款行为尚未显著恶化,这对于银行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信用卡债务的激增往往伴随着违约风险的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经济的这种走向与美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密切相关。就业市场的强劲推动消费者收入的稳定和增长,有助于他们维持消费支出和偿债能力。同时,通胀水平虽然仍处于一定高度,但相较于过去几年剧烈波动的阶段已有所缓解。
这种经济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者信心,鼓励更为稳健的财务行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表现平稳,部分群体确实存在较大压力。银行层面对低收入消费者的财务状况保持高度关注,指出他们承受的经济压力相对更大。失业风险、医疗费用、教育支出等因素会对这些群体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可能导致未来消费信贷风险的增加。正因如此,银行和政策制定者需持续关注这一板块,以防止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产生。 互联网金融和数字支付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和借贷模式。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使用线上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工具,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促进了消费频率的提升。与此同时,银行则不断优化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工具,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贷款质量与服务效率。科技赋能金融行业,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信贷支持,也增强了银行对客户风险的精准识别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美国经济继续适应全球贸易摩擦和国内政策调整,消费者行为将保持谨慎而灵活。就业市场预计将维持相对稳定,慢性通胀和利率调整也将成为影响消费与借贷的重要因素。银行对客户群体进行多维度分析,结合宏观经济变化动态调整信贷政策,力求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总体来看,大型银行的最新财报数据传递出积极信号,显示美国消费者整体保持基本稳健,这为经济进一步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尽管存在个别弱势群体的财务压力,低失业率、通胀可控以及消费信心增强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美国消费者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金融机构将继续密切关注客户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美国消费者的稳健表现不仅保障了银行信用资产质量,也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