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尽管部分市场观点曾预言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可能出现放缓,但Meta平台(Facebook母公司)和微软持续加大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投入,反驳了这些悲观预测。这不仅为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带来利好,也为整个企业级计算硬件产业带来发展机遇。Meta近期宣布,将2025年的资本支出中位数上调至680亿美元,较之前的625亿美元目标大幅上涨。这显著的增长主要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扩展需求以及基础设施硬件成本上涨有关。与此同时,微软公开披露其2025财政年度首季度资本支出为214亿美元,虽然较上季度的226亿美元有所下降,但计划在下一季度进一步增加支出,其全年资本开支有望突破800亿美元大关。
微软管理层明确表示,当前面临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短缺状况将在未来数个季度持续,这将持续推动相关设备和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性增长。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同样保持其在人工智能建设上的强劲承诺,为2025年资本支出规划了高达750亿美元的预算。这些科技巨头的持续资金投入,令数据中心硬件制造商和相关供应链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春天。市场分析师指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驱动的资本支出不仅不会缩减,反而会继续攀升,从而利好英伟达、博通和台积电等芯片巨头。具体到股票市场,英伟达股价应声上涨,单日涨幅约2.5%,收于111.61美元,其它芯片制造商如博通与台积电同样表现优异。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商如戴尔科技、惠普企业与Supermicro的股票同样获得推动。
数据中心供电与制冷解决方案提供商Vertiv的股价亦有超过8%的跳涨,显示出行业整体需求旺盛。云计算网络设备供应商Arista Networks同样受益显著,其股价周四上涨超过6%。分析师指出,Meta和微软大约贡献了Arista超过40%的销售额,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借助科技巨头的资本扩张实现业绩增长。微软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强劲表现消除了市场对其暂停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的担忧,外界普遍看好其未来的资本配置力度。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在多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强调,公司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四大洲开设新数据中心,明确体现出其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决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upermicro发布了不及预期的季度业绩预警,但业内普遍认为这属于个别企业问题,不代表整个AI数据中心建设需求的放缓。
资本市场和行业分析人士态度积极,认为谷歌、Meta、微软多家巨头的数据中心资本投入组合,有望带动网络硬件供应商如Arista、Celestica、Amphenol和Coherent等企业的未来业绩稳定增长。高盛和摩根大通等投行评级报告均显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数据中心投资热情短期内难以降温,甚至有望在2025年继续攀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媒体曾报道的数据中心租赁取消的传言,被几大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计划彻底回击。显然,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资源需求依然旺盛,且面临较大供给压力。投资者普遍认为,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芯片的龙头厂商,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英伟达不仅在GPU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且在AI计算加速器领域不断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升级。
伴随着Meta和微软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英伟达强劲的销售增长预期为其股价提供强有力支撑。此外,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也在AI芯片定制领域持续扩展产能,配合客户需求实现产能的迅速提升。博通作为高端网络芯片和数据中心交换机领域的关键供应商,也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设施,其能源、冷却及网络需求同步上升。Vertiv作为专业电力和冷却系统提供商,股价强劲反弹,显示资本市场对于数据中心完整解决方案的关注度同步提升。当前,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正逐渐从传统IT基础设施向智能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科技巨头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加快数据中心新建和扩容步伐,为AI计算提供有力保障。综合来看,Meta、微软、谷歌等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加码,成为市场反驳“人工智能投资放缓论”的强有力证据。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对算力资源的需求持续攀升,硬件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成长机遇。投资者应持续关注这些企业的资本开支动态及技术进展,从中挖掘潜力巨大、增长稳健的标的。未来几年,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将驱动整个科技产业链发生深远变革,强化产业竞争格局,推动全球数字经济迈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