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储备银行(RBNZ)即将在7月9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计其将持续维持当前3.25%的官方现金利率水平。根据路透社最新的一项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大多数专家认为在考虑到经济增长和通胀表现后,央行暂时搁置进一步降息计划,只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再进行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自去年8月以来,RBNZ经历了激进的紧缩周期,累计加息225个基点,成功遏制了通胀水平的快速上升。如今,在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开始出现调整的信号,但仍需谨慎行事以避免经济过热或通胀失控。 新西兰经济自去年摆脱技术性衰退以来,表现稳健。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8%,显示经济活动持续向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多空间以评估利率政策的调整。
尽管经济增长回暖,通胀压力显著减缓,1季度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降至2.5%,处于新西兰储备银行设定的1%至3%目标区间内。然而,中期通胀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令央行在决策时保持审慎态度。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央行会在7月暂时按兵不动,等待7月21日公布的二季度通胀数据以获得更清晰的经济信号。根据7月初路透社对27位经济学家的调查,19位支持维持利率不变,8位预计将小幅调整,将官方现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新西兰主要银行,包括ANZ、ASB、BNZ、Kiwibank和Westpac,都预测7月会议将维持现状不变。 展望未来,16位受访经济学家预计官方现金利率将在9月底前再降一次,其中一半认为降息将在8月会议上实施。
虽然年末利率水平尚无完全共识,但中位数预测由此前5月的2.75%上调至3.00%,反映出市场对利率边际调整的审慎态度。 经济学家ASB的Wesley Tanuvasa指出,近期经济数据表现“比较复杂”,使得决策者在是否立即降息方面更为谨慎。他表示,央行现在需要观测通胀预期的变化,这将是未来政策路径制定的重要参考。当前市场普遍定价认为8月有望迎来降息,但这一判断仍依赖于后续数据表现。 通胀预期的确立是此次利率展望的关键。在经历过几轮激进加息后,新西兰经济体的通胀压力明显松动,消费者物价涨幅回落至目标区间内。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估,2025年通胀平均将维持在2.5%左右,2026年将进一步下降至2.1%,这显示货币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低且稳定的通胀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消费者信心的提振。 经济增长方面,2025年新西兰GDP预计将实现1.0%的增长,略低于此前4月份调查的1.2%,2026年增长预期为2.4%,亦低于之前预测的2.5%。这一调整反映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以及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新西兰储备银行自去年以来迅速提升利率,主要目的是遏制高企的通胀。近年来全球供应链瓶颈、新冠疫情影响和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新西兰亦未能幸免。
通过连续加息,央行成功减少了经济中过剩的货币流动性,从而遏制了物价上涨的势头。如今经济进入调整阶段,降息的可能性被视为支持经济增长和防止过度紧缩导致经济疲软的必要手段。 市场关注的焦点还包括央行的未来政策框架是否会调整。面对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内外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RBNZ必须在维持通胀目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之间权衡。虽然7月会议预计暂时观望,但通过对通胀动态的密切监测,央行有望灵活调整未来的利率路径。 此次利率决策消息对新西兰房地产市场和信贷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较高的利率水平抑制了房贷需求,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一定冷却作用,也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近期部分市场数据显示房产交易放缓,贷款增长趋缓,反映出货币政策紧缩的传导效果。降息预期则可能逐步释放信贷活力,促进经济活动回暖。 整体来看,新西兰储备银行在当前环境下选择7月维持利率稳定,展现出审慎而灵活的态度。央行借助未来的通胀数据来指导后续政策调整,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通胀的有效控制。经济学家和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7月底的通胀报告和相关经济指标,以把握新西兰金融市场动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
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新西兰的货币政策动向对投资者和跨国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稳定的政策预期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也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新西兰如何在保持政策灵活性的同时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成为未来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未来几个月,随着新数据的陆续发布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储备银行的决策路径可能会进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不仅关系新西兰国内经济的复苏质量,也影响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表现。综合当前的多重因素,预计RBNZ将采取稳中有变的策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同步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