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快速普及,基於網絡的惡意行為層出不窮。其中一種極具破壞性的犯罪行為——“swatting”,受到了各國警方和司法機關的高度重視。這種行為通過虛假報案,引發警方對無辜目標進行大規模武裝突襲,造成的後果不僅嚴重干擾了社會秩序,更可能導致無辜人員的傷亡。近日,英國三名年輕男子因涉足美國和加拿大的多起“活躍槍手威脅”swatting案件而被英國檢方起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些案件不僅揭示了swatting的惡劣本質,也反映出全球範圍內跨國網絡犯罪的嚴峻形勢和法律應對的挑戰。 據報導,三名被告分別是22歲的利亞姆·懷特(Liam White),以及18歲的迪倫·阿什(Dylan Ash)和基倫·埃利森(Keiron Ellison)。
他們分別來自英國西部的不同城市,涉嫌於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間多次向美國和加拿大的緊急服務機構虛假報告所謂的“活躍槍手威脅”,造成警方動用大量武裝力量進行突襲。這些案件涉及被害人包括政治人物、知名評論員以及受害家庭成員,引發社會各界對此類網絡惡作劇背後潛在風險的警覺。 在英國,由於尚無專門針對swatting行為的法律條文,被告人均以妨礙司法公正罪名被起訴。這顯示出英國法律在追蹤和懲治swatting這類網絡暴力行為方面仍面臨一定空白和挑戰。被告中利亞姆·懷特和迪倫·阿什面臨三項指控,基倫·埃利森則面臨兩項指控,分別涉及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多次虛假報案。案件由英國默西賽德警方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合作調查,展現出國際執法機構在打擊跨境網絡犯罪上的協作力度。
Swatting的危害性不容忽視。此類虛假報案通常聲稱房屋內存在槍擊、爆炸物或者人質事件,觸發緊急服務的大規模出動。這不但浪費了寶貴的公共資源,更可能導致執法人員誤判情況,對被報告人採取過激行動。歷史上曾發生過因swatting引發誤殺事件的嚴重事故,最令人痛心的是2017年美國堪薩斯州發生的安德魯·芬奇(Andrew Finch)案例。他因被惡意虛報為持槍犯,引發警方武裝突襲,最終不幸被警方射殺。該事件震驚社會,成為swatting危險性的生動警示。
類似案件層出不窮,甚至開始涉及政治人物及公眾人物,令社會對公共安全與網絡安全的界限加深警惕。近年來,美國司法部和FBI加大了對swatting類案件的打擊力度,不僅進行刑事追責,也推出多項公眾教育和宣傳活動,旨在提高大眾對該類電話詐騙行為的認識,減少此類事件發生帶來的危害。 在英國,目前針對swatting行為的法律尚不完善,相關案件多以妨礙司法公正等罪名起訴。去年,來自考文垂的羅伯特·沃克-麥代德(Robert Walker-McDaid)被判處緩刑,成為英國首宗因swatting被判決的案件。英國警方和司法部門正逐步意識到新興網絡犯罪形式的嚴峻性,有必要推動立法改革,加強對此類跨境網絡犯罪的打擊能力。 此外,有專家提醒,隨著互聯網使用群體年輕化和遊戲直播的興起,swatting行為的受害者往往是遊戲玩家和網絡主播。
這些事件通常被不法分子利用觀眾的即時觀看心理,實時目睹警方武裝突襲過程,進一步激化犯罪的“娛樂化”趨勢,對社會穩定和法制權威構成挑戰。加強相關法律規範和科技防範措施,對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總結來看,英國三名青年被控涉嫌在美國和加拿大實施多起“活躍槍手威脅”的swatting案件,揭示了網絡惡作劇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及跨境司法合作的重要性。這既是對網絡犯罪法律框架的提醒,也是對全球信息安全和公共安全機制的挑戰。相關各方應積極採取措施,完善立法,加強執法協作,推動公眾安全意識教育,共同抵制此類危害社會安寧的違法行為,確保技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而不是淪為犯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