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临近,旅行安全正在成为全球旅游者和商业出行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日,领先的旅行安全管理平台Safeture与专业风险评估机构Riskline联合发布了《风险地图2025》报告。报告以详尽且交互式的方式呈现全球旅游风险局势,彰显了安全环境的复杂和多变,成为规划智慧旅行的重要依据。 整体来看,全球的安全形势呈现恶化趋势。据报告显示,77个国家的安全状况明显下滑,特别是在中东地区,这一局势尤为严峻。以色列、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区、黎巴嫩和伊朗被划入极高风险区域,提醒旅客极度警惕。
此外,位于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也经历了显著恶化,显示出区域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非洲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攀升。布基纳法索、利比亚和缅甸被新列入最危险国家名单。长期以来饱受冲突困扰的索马里、叙利亚、苏丹、也门以及乌克兰依旧保持高风险状况,持续挑战着包括游客、人道主义工作者在内的各方安全承受能力。 令人关注的是,欧洲作为传统稳定的旅行区域,风险水平出现上升趋势。法国、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等国被升级到“中度风险”类别,意大利、荷兰和波兰的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背后折射出政治动荡、社会示威以及自然环境挑战如暴风雨和洪灾的叠加效应,促使部分欧洲旅游目的地安全警戒级别提升。 尽管全球整体风险上升,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然展现出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德国、瑞士、卢森堡、比利时、芬兰、冰岛和挪威等欧洲国家被评为极低风险,成为理想的安心旅游选择。在欧洲之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同样保持良好的安全环境,深受全球旅客青睐。 安全环境改善的国家同样值得关注。去年以来,阿根廷、亚美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中国、摩洛哥及古巴的风险等级明显下降,被评为“中度风险”,显示出当地稳定力量的增强和安全治理的进步,这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安全旅行选择。
大城市的旅行安全也成为了风险地图的重要部分。数据显示,瑞士首都伯尔尼连续被评为全球最安全的大城市,紧随其后的是多哈、墨尔本、蒙特利尔、马斯喀特、渥太华以及韩国首尔。这些城市不仅具备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同时还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适合长短期旅行及商务活动。 值得旅行者特别注意的是马尔代夫这一热门奢华度假天堂的安全形势变化。此前被评为极低风险的马尔代夫,由于政治局势日趋动荡,社会矛盾和宗教极端主义上升,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洪水和海岸侵蚀等环境风险,使其风险等级提升至“中等风险”。这一变化提醒了广大游客,传统的度假胜地也需密切关注社会及自然风险的发展状况。
安全不仅涵盖社会治安和环境因素,健康风险同样是旅行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风险地图2025》特别指出,部分国家医疗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旅客在这些地区面临较大医疗风险。阿富汗、孟加拉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海地、缅甸、南苏丹、苏丹、委内瑞拉和也门等国的医疗资源极度紧缺,基础药物和急救服务难以保障。在这些区域,原本容易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变成威胁生命的严重问题,旅客需高度警觉并提前做好健康防护准备。 风险地图按照低风险、中度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及极高风险五个等级划分,综合安全、犯罪、健康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动态更新,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最新且具有实用价值。这样的工具不仅帮助个人旅行者有效规避风险,企业和各种机构也能据此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提升旅行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总的来看,《风险地图2025》反映了全球安全局势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醒人们即使在以往相对稳定的地区也需保持警惕。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的高风险因素依然严峻,欧洲部分国家安全等级提升提醒游客不得掉以轻心。相反,一些传统和新兴的安全目的地日益受到认可,为游客带来更多安全保障和选择空间。在出行前做好充分的风险调查和准备,将成为保障旅途平安的关键要素。 随着全球旅行环境不断变化,持续关注权威机构如Safeture与Riskline发布的安全动态,有助于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安全。将安全信息融入旅行决策,科学调整行程,能够让人们在享受探索世界的乐趣的同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2025年新一轮的复杂全球风险,智慧出行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