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 Wholesale作为全球知名的仓储会员制零售巨头,近期发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公司收入同比增长达到8%,但其季度营收为619.6亿美元,却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31.9亿美元,未能完全达到市场的销售预期。然而,公司同时宣布暂时不会提高商品价格,这一决策在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Costco此次财报的亮点之一是其同店销售额(不含油品)同比增长了8%,超出市场预期的6.96%。这显示出尽管整体营收不及预期,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表现依然稳健,特别是公司自营品牌商品的受欢迎程度有显著提升。Costco以其价格相对低廉、高性价比的会员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在物价上涨和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成为其稳定销售的重要保障。
面对美国近期复杂的关税政策,尤其是前任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对中国货物的高额关税,许多零售商的供应链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增加了成本及运营风险。Costco并没有选择简单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相反,公司透露其提前推动原计划夏季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快了货物供应的时间节点,以尽量减轻关税影响。此外,公司还调整供应链,将部分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商品转移至美国以外的市场,从而最大化供应链的灵活性与弹性。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Costco对价格策略的谨慎态度。相较于其零售竞争对手沃尔玛已经宣布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开始提价,Costco则将提价视为“最后的手段”,并不是当前的首选方案。
Target也选择了不提价,但调整了年度盈利预期,显示零售市场整体正在经历调整和压力期。 供应链成本上涨和消费者支出疲软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行业的增长潜力。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五月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显示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日益明显。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寻求高性价比的购物选择,而Costco凭借旗下自有品牌及批量购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仓储式会员店的商业模式天生适合经济环境波动时的消费者习惯变化。当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时,通常倾向于一次性购买更多必需品以减少出行频次。
Costco的运营模式恰好符合这一趋势,会员们通过批量采购降低了单位消费成本,同时也提升了购物的便利性。 掩盖于整体营收不及预期的背后,是Costco在利润方面的相对优异表现。调整后每股收益达到4.28美元,略高于市场预估的4.24美元,这说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仍然保持良好水平。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反馈相对稳定,今年股票价格已经上涨了约10%,反映出市场对其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 未来,Costco在价格策略上的谨慎立场能否持续,将深刻影响其市场表现及消费者忠诚度。当前公司选择不提价,有助于保留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继续利用其自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然而,随着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和供应链挑战的演变,公司未来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价格结构,以保障盈利能力。 诸多业界观察人士认为,仓储式零售和会员制模式正逐渐成为抗击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eMarketer的分析师Zak Stambor指出,随着通胀和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推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倾向于在仓储式会员店大量采购,以节约开支并确保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充足。 在此背景下,Costco的战略调整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管理,更是一种精细的供应链优化和客户关系维护。这包括多元化供应来源、供应链提前布局,以及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 整体而言,Costco第三季度的业绩反映出零售巨头在面对外部经济压力和政策环境变化时,采取了稳健而灵活的策略。
拉长视角来看,Costco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品牌优势,有望在未来经济波动中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商品和批量购买模式的需求,将继续推动仓储会员制零售业态的发展。 然而,零售行业的挑战依然严峻。除了关税和供应链压力外,消费者支出疲软也可能在未来影响销售增长速度。Costco必须不断创新,保持供应链韧性,同时优化会员体验,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Costco的价格政策将成为关注焦点。
市场关注其是否会如沃尔玛一样最终提价,以应对成本上升和盈利压力。无论如何,公司当前的做法显示出深思熟虑的风险管理和消费者关怀。 总体来看,Costco最新财报和管理层表达的态度传递出这样的信号: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保持价格稳定,依靠会员制和自有品牌优势,仍能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实现消费者和股东利益的平衡。这样的战略为广大零售企业提供了参考范例,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实惠和便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