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Mantra(OM)代币经历了价格的极端波动,单日跌幅高达87%,从6美元暴跌至0.37美元,令整个加密市场为之一震。随着数十亿美元的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冲击。Binance作为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指责此次暴跌主要源自跨交易所的强制平仓和代币供应的剧烈变化。本文将深入解析此次价格崩盘的原因及其对Mantra生态系统和加密市场的影响。 强制平仓引发的连锁反应 据Binance披露,过去24小时内,有价值约7100万美元的杠杆仓位被强制平仓,其中来自Bybit的跨交易所强制平仓量最大。强制平仓意味着当杠杆交易者的资产价值跌破维持保证金要求时,交易所自动将其持仓卖出以防止亏损扩大,这种被动卖出行为导致市场卖压骤增,加速价格下跌。
Mantra联合创始人John Patrick Mullin在社交平台X上透露,一位大型OM持有者在一个不公开的中心化交易所被迫卖出大量仓位,成为引发此次市场连锁反应的导火索,随后多笔强制平仓操作迅速引发一连串的抛售浪潮。 代币供应剧增加大抛压 与强制平仓相伴随的是OM代币总供应量的巨大变化。数据显示,OM的流通供应从8.88亿枚激增至17.7亿枚,增长近100%,同时年化3%的通胀率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的供应压力。供应量的急剧增加,意味着更多代币被投放市场,提升了卖盘的压力,进而使得代币价格进一步走低。Binance因此调整了对OM代币的风险控制政策,自2023年底后开始对OM交易设立杠杆限制和警示措施,以降低交易风险。 Mantra团队否认内部操纵,强调外部因素影响 面对外界质疑以及市场的动荡,Mantra团队官方多次否认了内部操纵或内幕交易的传言。
团队负责人通过X及Telegram声明,强调此次事件由外部强制平仓引发,团队并未参与任何与暴跌相关的售卖操作。同时,团队积极配合调查,力图恢复社区信心。尽管如此,知名链上分析师ZachXBT对团队的辩解表达了怀疑,指出单日内90%的跌幅难以通过单一外部因素解释,市场上仍有不少投资者猜测或存有内部人士配合市场做市商的大规模场外交易行为。 司法调查与治理疑云加剧信任危机 事态进一步恶化的是,香港法院近日要求Mantra DAO的六名成员提交财务记录,针对涉嫌资金挪用的报道进行调查。这一司法介入加深了市场对Mantra内部治理结构的不信任,投资者担忧项目背后的管理风险。良好的治理结构被认为是加密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石,如今Mantra面临的内部财务审查无疑使市场疑虑倍增。
市值大幅萎缩,项目前景面临考验 截至4月14日,OM代币市值从此前的74亿美元缩水至7.82亿美元,跌幅超过89%。尽管OM项目拥有如VARA虚拟资产牌照及与房地产企业DAMAC达成的10亿美元资产代币化合作等利好,当前的市值暴跌和流动性危机使得项目权威性受损,投资者信心面临严峻挑战。分析人士指出,OM代币当前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实际锁仓价值(TVL 1300万美元),存在较大估值泡沫风险。 市场反应及未来走势 此次暴跌事件为加密市场敲响警钟,显示出杠杆交易及代币供应管理对价格波动影响的巨大敏感性,同时也暴露了项目治理与透明度不足所带来的潜在风险。Mantra联合创始人Mullin表示,OM项目仍处于发展阶段,预计经过调整后价格将逐步稳定。与此同时,交易所针对OM交易施加的杠杆限制和风控措施或将缓解未来类似的极端抛售风险。
总结 Mantra(OM)价格暴跌事件反映了当下加密市场中杠杆交易风险的突出以及代币供应管理的重要性。Binance指出的强制平仓和供应翻倍增加成为引发暴跌的主要因素,而项目内部尚待解答的治理疑问又为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投资者在参与类似项目时,需关注其治理透明度、供应结构及外部风险因素,理性评估潜在风险。同时,监管机构加强对加密市场的监督和规范,可能是未来保障投资者利益及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随着事件调查持续,Mantra生态系统的复苏与稳健发展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