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末,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关于新兴音乐团体“The Velvet Sundown”(简称TVS)的热潮。据传,该团体不仅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音乐和宣传材料,还凭借一系列创意和营销手段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与这波热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TVS几乎缺少正式和活跃的社交媒体账号,这在当今数字时代实属罕见。正是在这个关键空白期,一位自称Andrew Frelon的神秘人物悄然进入公众视野,声称自己正操控着一个假冒TVS的推特账号,从而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掀起了网络舆论和媒体报道的一场轩然大波。 事实上,Andrew Frelon并非TVS的真实成员。作为一名拥有丰富网络平台治理与安全政策经验的专业人士,他在网络安全、反虚假信息、开源情报(OSINT)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操作经历。
同时,他也是一位利用生成式AI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曾通过AI技术制造和传播虚假的历史文物,以此推动公众对人工智能双面性的意识与思考。此次他选择匿名,以“Andrew Frelon”的身份做出公开自述,意图揭露网络信息生态中的漏洞,提醒业界和公众正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Andrew分享说,自己曾于2024年与朋友合作,尝试用生成式AI打造一支完全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音乐团体,甚至尝试通过购买机器人播放流量来提升Spotify平台的推荐算法。虽然这一实验取得了一定的初期成功,但整体缺少真正的有机播放支持,最终未能形成可持续的影响力,也未带来显著经济收益。因为熟悉这一流程和算法运作,他对TVS的运作模式及其背后的现象有着深刻理解。 看到新闻中TVS缺乏社会化媒体阵地,Andrew萌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他会不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制造一个更加怪诞且混乱版本的故事?他决定将自己闲置的推特账号账号改名为@Velvet_Sundown,并借用TVS官方宣传图片,让这个账号看起来像是“官方账号”。
随后,他利用ChatGPT生成了一段愤怒的推特线程,向没联系“乐队”的媒体记者发起公开质疑,捍卫“乐队”的发声权,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关注。 Andrew擅长社交工程和网络“红队”测试,他将电视、报刊、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针对TVS的报道作者名单逐一在推特中点名,抨击媒体未依法履行采访义务。这样的信息轰炸使得媒体纷纷关注到这个假冒账号,甚至开始更新他们的报道,引用了来自“乐团”推特账号的言论,然而这所有的信息都源于Andrew的操控。 由于时间领先且内容极具煽动性,Andrew的假账号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和互动,远远超越了TVS后来才建立起来的真实官方推特账号。7月1日,真TVS账号发布了首个用AI制作的宣传视频,但其影响力已完全无法与Andrew的账号相抗衡。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媒体在报道中未核实账号背后的真实身份,将Andrew制造的假信息当成真实,引发了大量误导性的舆论传播。
Andrew坦言,面对媒体的追问,他采用了各种策略掩盖并模糊身份。他以“集体”的名义解释为何存在两个账号,制造内部矛盾的错觉,从而转移记者的注意力。他还以“Andrew Frelon”这个化名进行电话采访,与记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展现出戏剧性的表演能力。这些采访使得他构建的假象得到了合法性,进一步误导了公众和媒体。 通过这场事件,Andrew旨在挑战当下新闻生态中的信息核查漏洞。他指出,媒体为了抢占新闻先机,常常忽视严格的身份验证,导致虚假信息轻易流入公众视野。
尤其是在社交平台和新兴科技日益主导舆论的时代,人为因素成为安全链中最薄弱的环节。Andrew的行动是典型的“红队”作业,旨在测试和揭示新闻业及社交平台在面对智能生成内容和虚假身份时的脆弱性。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应用的热烈讨论。TVS声称其作品“百分百人类创作”,而Andrew同时在假账号中渲染这种说法,实际上却充满了生成式AI元素。许多人对AI艺术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认为其降低了原创性和艺术价值,而事件本身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Andrew的一举一动,成为这场关于AI艺术伦理与未来展望讨论的催化剂。
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暴露的种种缺陷也引来了业内的反思。记者在赶稿压力下,往往缺乏对消息来源的深入核查,使用社交平台公开信息作为主要依据却忽略了更为严谨的调查程序。部分高知名度媒体甚至依赖于AI自动生成的采访答复,导致内容真实性近乎凭空想象。这对新闻质量和公众信任形成了严重威胁。 Andrew最终选择公布这场闹剧的整个过程,目的是呼吁业界加强对生成式AI和虚假身份的防范机制,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伦理意识。他强调,这样的实验不应被视为恶意攻击,而是一种保护网络生态、促使各方进步的“红队”行动。
通过公开对话,社会能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同时探索如何在技术发展与道德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他还提到,推特等社交平台在身份认证和账号管理上仍存在不足,缺少对多账号关联和虚假身份的有效识别手段。平台方应加强合作与技术创新,防范恶意冒充和信息操控行为,同时确保用户隐私和言论自由的基础上维护网络安全。同时,公众也应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避免成为虚假内容的受害者。 事件也给音乐产业带来沉思。完全依赖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流量操作,会让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陷入信任危机。
音乐人、创作者和平台需要共同制定规范,明确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角色和边界,保证音乐作品的原创性和品质。 回顾假TVS推特账号事件,Andrew Frelon利用自身技术背景和艺术创作经验,成功制造出一场覆盖全球的社会实验。通过揭露媒体和平台的盲点,他让我们重新审视数字时代的信息安全与媒体伦理课题。在未来,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类似的挑战还会频繁出现,只有具备高度警觉和责任感的各方,才能共同守护真实、诚信和公正的网络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