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入全球打击Telegram的行列,关注深伪技术 韩国,首尔——最近,韩国政府宣布将对Telegram这一即时通讯应用进行调查,原因是该平台上涉嫌传播非法内容,加之深伪技术(deepfakes)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犯罪活动引发了国家的高度关注。这一消息标志着韩国正式加入全球范围内对Telegram的严厉打击行动,成为多个国家追究该平台责任的一部分。 根据韩国媒体《联合通讯社》的报道,首尔特别市警察局已对Telegram启动了初步调查,主要针对其协助深伪性性犯罪的指控。韩国国家调查局(National Office of Investigation)负责人吴钟秀(Woo Jong-soo)表示,警方表示,“这些指控主要集中在助长这类犯罪的行为上。”他进一步提到,这是韩国警方首次针对Telegram的企业实体展开调查。 此举是在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号召下进行的。
他在8月曾明确表示,国内必须展开全面调查,以根除网络性犯罪。近年来,韩国在打击性犯罪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深伪技术的出现让违法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上个月,一项警方调查发现,某个Telegram群组聊天中有1200名成员,他们共享计算机生成的性别图像以及其他个人信息。 在全球范围内,Telegram近年来因监管不力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指责。在法国,当地检察官于8月24日逮捕了Telegra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维尔·杜罗夫(Pavel Durov),并对其指控多项罪名,包括协助非法活动及传播儿童色情内容。杜罗夫的逮捕引发了大规模的全球调查,韩国的行动可以看作是对此事的响应。
吴钟秀表示,尽管韩国方面希望通过与法国及国际调查人员的合作来克服信息透明度不足的挑战,但Telegram在提供用户账户信息方面相对保守,这使得调查工作面临困难。据了解,Telegram并未在韩国市场上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截止2024年4月,其月活跃用户数量仅为300万,而同时使用韩国本土应用KakaoTalk的用户比例高达95%。 尽管用户数量相对较少,但韩国政府对Telegram平台上存在的深伪内容以及相关犯罪行为的重视程度却在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深伪技术令造假变得更加简单,而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往往是那些无法保护自己隐私的人。对此,因深伪技术而导致的网络性犯罪现象迫使政府采取更为严厉的执法措施,以维护公众的安全与权益。 Telegram并未对此调查发表正式回应,但据韩国通讯标准委员会(KCSC)的报告显示,Telegram在收到请求后,迅速采取行动,删除了25条非法内容,并对此表示歉意。
KCSC指出,Telegram已承诺与南韩当局建立热线,以便更快速有效地应对类似问题。 与此同时,韩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关注Telegram的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同样因平台内容管理不善而展开相关调查。在印度,Telegram的用户数量超过1亿,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当局对Telegram的监管措施相对迭代,曾多次因滥用应用程序造成的社会问题而发出警告。此外,欧盟也对Telegram进行调查,以核实其用户数据的真实性。
随着社交媒体及即时通讯软件的风靡,政府对这些平台的监管也日趋严格。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犯罪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点,深伪技术的兴起更是给打击违法行为带来了新的挑战。韩国此次针对Telegram的调查,正是全球范围内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反思与自省。 从长远来看,Telegram及其他类似平台需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平台内的非法内容。除了加强技术方面的监管,Telegram财务报表显示其持有4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从中可见它在国内外市场仍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无论是通过改进内容审核系统,还是主动配合各国执法部门,如何有效遏制通过其平台进行的非法活动,将是Telegram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综上所述,韩国政府的行动不仅是对于深伪技术和网络性犯罪的反应,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交媒体及即时通讯软件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国际间的合作加深以及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与打击非法行为之间寻求平衡,将是全球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