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房价飞涨,尤其是在热门城市和主要都市圈,百万美金的房产已不再是超级富豪的专属,而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甚至部分工薪族的购房目标。然而,面对全国性的财富极度不均,美国绝大多数家庭感受到的是买房压力巨大,负担沉重。假设如果将现有的财富按照平均水平重新分配,是否能够让每个人拥有足够的财富去买下一套价值100万美元的房子?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深远意义的问题。 根据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整理的最新数据,美国整体家庭财富总额约为160.35万亿美元,人口大约为3.4亿,以此计算,如果财富完全平均分配,每人平均财富可达到约47.1万美元,夫妻双方合计财富将近94.3万美元。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典型家庭,合计财富甚至会达到约189万美元。乍一看,这似乎意味着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足够的财富去购买市值100万美元的房产。
然而,买房不仅仅是支付房屋标价那么简单。购房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附加成本,包括首付、贷款利率、保险费、税费、物业管理费以及日常维护费用等。2024年首次购房者的平均首付占房价的比例仅为9%,远低于传统20%的标准,但购买100万美元级别的房产往往需要申请“巨额贷款”(jumbo loan),其审批门槛高、利率较普通贷款略高。通常,申请贷款者需要准备20%的首付即20万美元左右,同时支付约为2.4万美元的交易手续费和其他杂费。 以2024年的市场为基准,按固定利率6.99%、贷款期限30年计算,购置一套价值100万美元的房屋的月供将大约为5317美元。除此之外,房屋保险按房屋价值估算为年费的0.5%,即月均417美元左右;年度房产税按1.1%计算,约合月缴917美元;加上每月500美元的物业管理费等,平均每月支出合计达7151美元。
换言之,一个家庭即使拥有等额财富,仍需要稳定且较高的收入来源来支撑购房后的日常开销。 根据数据分析,维持一套100万美元的房屋,年收入需求最低约为30.6万美元。这个数字远高于美国大多数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即便财富被平均分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并不完全随之同步。财富的静态分配会带来资产的公平性,但依赖收入来承担持续的房贷和生活费用仍是购房的核心瓶颈。 此外,购房还涉及贷款者的信用评分、负债情况及就业稳定性等因素,这些细节难以简化为仅有财富水平的等式。具有良好信用历史和稳定收入的人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享受较低利率;反之则可能面临贷款难题。
即使财富均等,信用和收入差异依然会限制购房能力。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房产市场的地域差异。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一线城市,100万美元房产可能只是中等甚至中低价位,而在中西部许多地区,这个价格则可能买到数套房。若财富均分,理论上购买力在地价较低的地区会更强,但在高价区域的购买力依然有限。 财富的公平分配固然能够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资产持有量,但购房能力不仅取决于现有财富,还依赖收入持续性、贷款政策和整体经济环境。特别是在利率上升和房价高企的背景下,财富平均化未必直接转化为全民轻松购房的现实。
总结来看,假如美国财富被平均分配,大家的资产总额确实能提升到购买100万美元房屋的门槛,但实际购房能力依赖的还有收入、信用、贷款审批和房屋维护成本等多重因素。此外,财富均分可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市场供需关系,都将深刻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房屋买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财富均分难以完全解决房价高涨带来的生活成本问题。 未来若想实现更广泛的住房可负担性,政策制定者需要从财富分配、金融服务、公平信贷、税收激励以及住房供应多个维度入手,综合施策才能真正缓解居民购房压力,实现住房的普惠目标。通过提高收入水平、支持中低收入群体获得贷款资格、以及增加住房供应量,才能让“百万美元房屋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而是大多数人生活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