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初,洛杉矶爆发大规模的移民抗议活动,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街头表达对政府移民执法行动的不满。大部分抗议和平进行,但在市中心等部分地区,事态逐渐升级,警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通过视频分析、采访和法律专家评审,揭露了洛杉矶警察在此次抗议中多次违反操作规程,错误使用40毫米海绵弹,致使多名抗议者严重受伤。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40毫米海绵弹是一种设计用于减少伤害的非致命武器,通常用于控制骚乱和防止暴力行为。然而,警方应仅在特定情况下对构成即时威胁的个体使用,且严禁瞄准头部等重要部位。
但据调查显示,部分警员在街头冲突中,不仅无差别发射海绵弹,更直接瞄准抗议者头面部,造成严重甚至永久性伤害。案例中有两名明显无威胁行为的抗议者成为受害者。其一是Atlachinolli Tezcacoatl,事件发生时他仅站在人群前线拍摄现场情况,却被警员Michael Orozco两次用海绵弹击中胸部及面部,伤势严重,需要手术治疗,下颚需固定六周。另一起是在同一条街道一块街区外,另一抗议者Kelsey McMurtry被多发海绵弹射中头部、躯干和背部,受伤后还遭警方骑警践踏,医疗诊断显示她脑部出现创伤性出血,需在家静养。法律专家及多位民权律师分析相关影像和证据后指出,警方的行为明显超出了合理使用武力的范围,涉嫌滥用职权和非法暴力。根据洛杉矶警察局的相关条例,海绵弹只能对明确构成暴力威胁的个体使用,且禁止对头部使用,除非特殊情况下得到致命武器授权。
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规定被严重忽视,警员的无差别射击不仅缺乏正当性,也增加了冲突的激化风险。洛杉矶警察局曾在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后因类似滥用海绵弹的问题遭受公开批评,并承诺加强培训改善使用规范。过去三年中约有5000名警员接受培训,试图避免伤害无辜市民。但此次事件显示,在实际执法中仍存在明显漏洞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警方方面称,使用40毫米海绵弹是针对投掷砖块、水瓶等硬物的暴力行为,目的是保护警员和公共安全。副警长Michael Rimkunas表示在动荡的群体控制场景中判断极具挑战,强调警方并无意图伤害无辜民众,称“这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复杂环境下的应急反应。
”然而,现场视频资料记录了清晰的射击过程和受害者被击中时的状态,反驳了警方对无意伤害的说法。抗议现场的多名目击者拍摄视频上传网络,显示部分警员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瞄准抗议者头部射击,违背了专业操作标准。群体控制武力使用的边界和规范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警方内部工会发言人称,警员表现出极端克制,成功避免了抗议演变成更大规模的暴乱,目前相关行为已进入调查阶段。与此同时,索赔和诉讼也紧随其后,受害者正在寻求法律援助,要求赔偿并推动警察改革。在社会层面,此次事件盘根错节地暴露了执法机构面对大规模社会运动时的困境:既要确保公共安全和秩序,又需尊重和保障民众的表达权利和人身安全。
暴力并非解决方案,政策制定者和执法部门面临重新评估策略和培训体系的紧迫任务。专家建议,必须加强执法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引入独立第三方调查,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问责,才能恢复社会信任。对于受害抗议者来说,遭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后续的康复和赔偿尤为重要。社区组织和法律援助机构积极介入,推动警察责任追究。洛杉矶警方的应急响应能力、装备合理性和战术运用将成为未来改革的重要议题。此次事件也激发了公众和媒体对非致命武器使用规范的大量讨论,呼吁更严格的管理和科学评估。
总体而言,洛杉矶警方在处理此次移民抗议中的违规行为,折射出美国城市群体控制问题的复杂与敏感。如何在确保执法效率的同时保护民众基本权利,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艰难课题。未来,洛杉矶及其他城市的警务改革将影响国家层面的执法文化和法律环境。对此,社会各界需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推动制度创新,促进正义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