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信任与机遇的生成器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尤其是随着加密货币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技术的关注不断增加。然而,很多人仍然误解了区块链所能提供的广泛应用,实际上,它的潜力远超我们目前的认知。 区块链的出现标志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深刻革命。它将导致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传统上,许多交易都依赖一种简单的口头交流来达成。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可行的,因为所有参与方彼此信任,并依赖某种形式的意图信号来确认或达成共识。
随着世界变得日益复杂,信任的保证变得愈发困难。现在的参与者彼此之间几乎一无所知,许多过去成立的默契在现实中无法再维持。正如富士通区块链部门负责人弗雷德里克·德·布鲁克所指出的,许多领域内,合同的正式性以及中介机构在保障交易安全和真实性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中介需要获得报酬,以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和风险。这些第三方成为了交易各方之间的信任载体,确保并维护交流的安全性。 然而,寻求第三方的帮助来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和信任关系固然重要,但也带来了诸多缺点。
正如德·布鲁克所说,最主要的限制在于中介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附加收费。此外,这些中介的使用条件有时也非常严格,而相关的各种风险(例如,信息安全风险)也不能忽视。把信息集中在少数中介手中在某些情况下反而降低了最终用户的信任,这与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2008年的金融危机无疑暴露了传统金融系统的弊端,也让人们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比特币应运而生,至今被认为是第一种加密货币。其创始人中本聪提出的理念是,透明的去中心化账本管理方式,比依赖于中介的传统金融系统更能确保各方的信任。
时至今日,已有十四年过去,比特币的存在已家喻户晓,成为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然而,围绕比特币的热潮已掩盖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深层革命。德·布鲁克强调,真正的革命不在于比特币的投机特性,而在于其背后的计算机架构。这一架构首次实现了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对价值交易的处理与记录,为各方的安全交易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区块链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熟。除了交易的安全和透明外,区块链还具备多种功能,使得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创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共享且不可变更的数据库,从而增强商业关系的透明度;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登记和执行合约;可以创造去中心化金融工具,为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可能性;可以实现对物理资产的数字化,为其在数字世界的交易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非同质化代币(NFT)创造数字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那些能有效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将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德·布鲁克指出,通过改善公司转移、存储和管理虚拟资产的速度、安全性和灵活性,跨行业的公司将不仅能提高现有流程的效率,还能开发出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区块链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改进操作流程。例如,它可以精确地记录财产转移的时刻,验证多个信息系统中货物运输确认的有效性,或保障审计过程和质量控制的不可侵犯性。 如今,商业生态系统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变化的变量、以及多样化的流程和系统所构成,往往缺乏统一。
而区块链技术则能解决这一问题,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显著的意义。 在卢森堡,金融部门无论是公私合作,都自早期就紧抓区块链技术。例如,卢森堡金融监管委员会(CSSF)自2014年起便成为欧洲第一家支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监管的金融监管机构。 除了加密货币外,区块链还为银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德·布鲁克指出,智能合约能够支持多个行政流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会计手续和审计流程的效率,缩短贷款审批的时间,改善数据的对账流程,甚至简化会计结算过程。 同时,结合区块链与数据分析工具,能够实时且深入地衡量金融机构的绩效,而不需要额外的人力资源。
自2014年以来,卢森堡在区块链领域一直走在前列,早期就开始采纳该技术,因此如今形成了成熟的区块链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传统金融机构的积极转型、法律界的支持、前瞻性的监管机构、专业组织、以及技术合作伙伴的参与,促使卢森堡在这一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国家的佼佼者。 富士通也积极参与这一发展潮流。德·布鲁克表示,富士通在早期便开始投资区块链技术,并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共同创造”的倡导者,富士通希望将自身与不同卢森堡机构的区块链专业知识相结合,为特定商业问题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区块链作为信任与机遇的生成器,正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区块链将进一步重塑我们的商业生态和社会结构,创造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