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针对其核设施和导弹制造基地的行动,立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市场的迅速反应。石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性始终与地缘政治风险息息相关。这次冲突爆发后,石油价格短时间内上涨近9%,Brent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攀升至每桶74.74美元附近,市场情绪显著波动。然而,多家国际投行和金融机构的分析显示,虽然局势紧张,但真正导致全球石油供应大范围中断的可能性仍然较低。 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强调,尽管将地缘政治风险因素进一步纳入其2025年夏季的油价预测模型,但其核心假设仍是不发生对中东油气供应的实质性干扰。高盛的分析师指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美国页岩油以外的油气产能正在稳步增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来自中东可能的供应短缺。
因此他们预测,到2025年第四季度,Brent原油价格将回落至59美元左右,WTI原油价格则预计在55美元附近,2026年这些价格将进一步走低。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反映了市场对供应渠道多元化和产能扩充带来的缓冲能力的认可。 与此同时,花旗集团(Citi)的分析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尽管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可能带来短期的价格上涨和价格波动,但能源市场整体的供应中断风险受限。这主要因为全球能源需求结构复杂多样,供给侧有足够的弹性和应对机制。花旗认为,即使局势紧张持续,油价短暂维持较高水平的可能性存在,但长时间大幅度高企的情况较难维持。
换言之,市场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能通过替代能源、库存释放及替代产油国的增产来缓解压力。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则提醒投资者,未来油价的进一步上涨与否,将高度依赖于地缘政治局势的走向及冲突的升级程度。目前短期来看,油价很可能维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的高位,但如果冲突能够有限控制,价格回落仍属正常走势。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海湾地区的战略性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这条海峡每天约承担全球五分之一原油运输量的过境任务。一旦该海域发生军事封锁或出现持久性供应中断,全球油价必将迎来剧烈波动甚至突破100美元大关。
实际上,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状况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作为产油大国与消费大国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其通行状况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高盛提出的“最坏情景”假设即基于该海峡被封锁而导致的油市极端紧张局面。在此情形下,全球市场石油供应极度紧张,价格或将远超当前水平,甚至突破历史高点。摩根大通(JP Morgan)也预测,若冲突进一步升级至无法避免的封锁阶段,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20至130美元。如此高昂的价格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包括通货膨胀压力加剧、消费成本提升及各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曲线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OPEC秘书长海瑟姆·阿尔盖斯(Haitham Al Ghais)的最新表态。他明确表示,当前的冲突升级尚未构成OPEC成员国需要调整产量政策的理由。OPEC及其盟友继续维持当前的供给策略,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平衡全球石油需求。这一态度体现出产油方对当前局势的冷静应对和对全球能源稳定性的责任感。通过维持稳定供应,OPEC旨在避免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或购买行为,进而有助于抑制油价出现剧烈波动。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石油价格的短期上涨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运输、制造等多个行业成本上升,进而影响消费市场的价格水平和居民生活成本。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和油市走势,制定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通胀压力。同时,能源转型和多元化供应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更加重视的战略方向。短期冲突固然重要,但长期来看,减少对单一地区和资源的依赖,加强新能源技术和储能能力的开发将是能源安全的根本保障。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油市的稳定性面临诸多考验,但市场整体表现出对短期波动的较强抵御力。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虽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氛围,但并未立刻引发实质性的供应中断,这得益于全球能源市场的结构性改善和产能布局优化。
各大金融机构的深入分析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性判断的依据,帮助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未来局势发展仍需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的外交互动、军事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任何进一步的升级都可能迅速改变当前的市场预期,引发油价新一轮震荡。反之,若冲突逐渐缓解,油价有望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油价动态不仅是能源市场的风向标,更是全球经济安全与政治格局的重要指标,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