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纷纷聚焦于数字资产行业的规范治理。在美国,多家加密货币游说团体联手推动重要立法,呼吁为软件开发者和基础设施提供者增加法律保护,确保他们在新兴的数字资产市场中不被错误定性为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避免被归类为资金传输者。加密行业的这一最新动向,反映了行业与政府之间关于如何平衡创新自由和风险控制的持续对话,也揭示了软件开发者作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关键支撑角色的重要性。 由去中心化金融教育基金、Coin Center、Solana政策研究所、数字商会、区块链协会、加密创新委员会和比特币政策研究所等多个组织联合发布的声明强调,当前立法框架需要清晰地划分传统金融机构与非托管、点对点软件开发者之间的界限。开发者创建的非托管加密平台与基础设施供应商并不直接管理或存储客户资金,也不应被监管机关按照传统资金传输者来监管。为了保护这一立场,这些加密游说组织呼吁将《区块链监管确定性法案》(Blockchain Regulatory Certainty Act,简称BRCA)纳入正在审议的《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简称CLARITY Act 2025)。
BRCA法案的核心在于明确豁免非托管软件开发者免于被归类为资金传输者,从而消除因监管不确定性带来的法律风险,激励开发者继续投身于创新项目。此外,该法案还意在阻止监管机构依据现有金融法规对去中心化平台过度监管,保证数字资产技术的自由发展环境。 CLARITY法案则试图重新定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数字资产领域内的监管职责,让两大监管机构更合理地分工,促进合规而不扼杀创新。该法案正在国会积极推进中,体现了美国政府试图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资产监管体系的初衷。 加密游说团体强调,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去中心化和用户自主管理资产的能力,因此对软件开发者及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商施加传统金融监管法条,既不公平,也可能遏制技术进步。比方说,非托管钱包、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以及智能合约开发者,本质上只是提供技术工具,用户自主管理资产、执行交易流程,这与银行、支付服务商等传统资金传输者完全不同。
如果将这些技术开发者错误归类为金融中介,可能使他们面临巨额合规负担或法律诉讼风险,迫使许多初创团队或个人开发者退出市场,限制技术创新的多样性和活跃度。 因此,游说团体呼吁立法者在制定数字资产监管政策时,充分考虑技术特性和市场实际,确保立法能够促进而非阻碍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与此同时,游说组织也关注监管流程中的隐私保护,尤其反对加入可能引发“违宪监控要求”的条款,坚决保护开发者及用户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此外,加密游说团体不但关注长期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确立,也积极推动稳定币监管法案的快速通过。他们主张,稳定币作为加密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获得明晰的监管定义和合规标准,避免政策拖延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 近期,美国监管态度逐渐转向更为合作和创新友好。
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公开表示传统依靠执法手段监管加密市场的时代即将结束,监管机构将更加注重与行业参与者沟通合作,支持制定更加合理的监管规则。这种转变显示了监管机关对于数字资产技术及行业特点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美国参议院也即将审议包含重要加密货币监管议题的职位任命,例如拟任CFTC主席布赖恩·昆滕茨本人也持有数字资产,显示出监管层内部对行业发展有一定了解和包容性。 综上所述,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的游说力量正在推动一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法律保护运动,力求保障软件开发者在新兴数字资产时代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被误归类为传统金融机构,从而打造更加宽松且具包容性的监管环境。未来随着BRCA和CLARITY法案等立法推动进展,预计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将获得更加明确且稳定的法律支撑,进而激励更多创新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块链技术迈向更广泛的应用和接受度。 作为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行业的一员,密切关注相关立法动态和政策趋势,有助于开发者、企业及投资者合理规避监管风险,抓住行业机遇。
同时业界应积极参与政策互动,推动形成符合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监管体系,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