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资产形式,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印度作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在数字资产监管和税务政策上也逐步明确了自身立场。2025年印度联邦预算延续了此前对虚拟数字资产(VDA)的征税办法,规定对加密货币交易获得的利润征收30%的固定税率。然而,30%的税率并非印度加密货币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更深层次的监管和报告机制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印度的加密货币税收框架主要基于《所得税法》第115BBH条款,固定对加密货币的利润征收30%的税款,并且只允许扣除购买成本,其他如交易费用、相关损失等均不予抵扣。这意味着投资者即使在交易频繁或市场波动较大情况下,税负依然相当沉重。
除了资本利得税之外,印度还对所有超过一万印度卢比(约合115美元)的虚拟数字资产交易实行1%的代扣代缴税款(TDS),该税款将从买卖双方中任一方扣除,以便税务机关追踪交易动向。更为复杂的是从2025财年开始,所有涉足加密货币交易的个人与企业均须在所得税申报表中的Schedule VDA专栏中详细申报相关的所有交易记录,包括交易日期、购买成本和卖出价格等信息,以实现税务合规和信息透明。这一严格的报告要求极大增加了投资者和交易平台的合规负担,印度各大交易所也必须配合税务部门提供用户的交易明细数据,确保无遗漏和准确性。 除了正常报告,若在税务稽查或调查中发现投资者未申报的加密货币收益,印度财政部可依据第158B条对相关资产进行块状评估,处罚力度可达60%的税率,外加多项附加税和征费。这一条款无论是否为故意隐瞒,都将施加高额罚款和利息,甚至有可能导致最长七年的刑事监禁。印度政府通过多渠道审核系统交叉验证交易数据,包括交易所上报的交易信息、TDS代扣记录、Form 26AS及年度信息报表,以及时发现申报不符或漏洞,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与传统股票市场不同,印度将加密货币视为类似赌博、彩票及投机性质的收入类别,未设短期与长期持有的差异待遇,无论持仓时间长短,一律按30%的固定税率征收。此外,投资亏损无法抵消赚得收益,也无法与其他收入类别相抵扣。这种极少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对加密货币交易者而言无疑增加了市场进入门槛及炒作风险。 针对交易成本,印度财政部从2025年7月7日起,对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手续费征收18%的商品及服务税(GST)。这涵盖了现货交易、衍生品、质押奖励、提现和代币兑换等各类服务。交易费用上的税负加重导致投资者交易成本明显增加,不少用户甚至转向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或海外交易所寻求规避。
但这类行为也带来了更高的监管风险和安全隐患。 自2022年代扣代缴制度实施以来,一项研究表明多达500万印度用户转向海外交易平台,特别是迪拜和新加坡的交易所。尽管印度政府试图通过TDS追踪交易活动,境内交易所却遭遇用户量和交易量急剧下降,最大平台如WazirX的交易量单日骤减超过60%。与此同时,政府实际征收的税款远远低于预期,主要因为海外平台未全面配合税务报告。 这种逆向迁移不仅削弱了印度本土加密产业的发展动力,还迫使部分平台关闭非核心业务,例如WazirX的NFT市场在2024年因收入微薄而不得不停止运营。整个行业陷入低迷,创新能力和市场活跃度遭受重大影响。
与印度相比,诸如新加坡和迪拜等地采取了相对宽松的加密货币税收政策,吸引着全球投资者和企业。新加坡将加密货币视为无形资产,投资收益无需缴税,迪拜则对企业征收较低的9%企业所得税,个人普遍免征相关税款,这种环境推动了加密生态的活跃和发展。 与国际主流市场相比,印度严格且苛刻的税收体系显得尤为突出。美国对长期资产增值税最高20%,允许扣除实际损失;欧盟多国实行渐进税率或减免措施;而印度一致施行高达30%的固定税率,无视持有周期和交易损益。 在全球加密监管政策逐渐走向成熟与协调的背景下,印度业界普遍期待政策的调整与优化。最新报道显示,印度政府正在结合全球趋势重新审视加密货币政策,或将采取降低1%代扣代缴税率和允许亏损抵扣等措施,以期缓解当前市场流失和信心缺失问题。
如果能够实施此类改革,印度加密货币市场有望恢复活力,吸引更多投资回归国内交易平台,促进产业创新和长期发展。当前监管环境严苛的现实虽然对投资者带来压力,但也体现了印度在努力推动数字资产市场规范化、透明化的强烈意愿。 总体来看,印度2025年延续的加密货币税收政策虽标志着国家对数字资产管控的坚定立场,但投资者面临的复杂报告责任、严厉处罚机制以及高额税负的叠加,使得“30%的税率”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合规和监管压力才是真正的挑战。印度未来政策调整的动态值得加密货币整体生态持续关注,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必须更加谨慎地应对快速演变的监管环境,合理规划资产配置,确保合法合规以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