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巨头纷纷涉足传统媒体行业,重新塑造信息传播的格局。在这股浪潮中,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计划收购美国知名财经新闻网络CNBC的传闻尤为引人注目。此消息最早由纽约邮报匿名消息源披露,迅速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贝佐斯此举所带来的不仅是媒体资产的转手,更可能掀起传统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方式的变革。 首先,了解贝佐斯为何看重CNBC十分关键。CNBC作为专注于财经新闻的电视频道,在美国及全球财经界拥有相当影响力。
其报道内容涵盖股票市场、企业动态、宏观经济以及政策分析,吸引了大量专业投资者和经济决策者的关注。贝佐斯作为身价超过2000亿美元的科技巨擘,此前曾斥资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他显然深谙媒体影响力对社会舆论和政治生态的巨大塑造能力。CNBC的财经定位与他的商业兴趣高度契合,拥有这座“话语权高地”无疑有助于巩固其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纽约邮报的爆料还提到,目前CNBC隶属于康卡斯特旗下,而该公司正计划将旗下多家电视频道打包拆分,组建一家名为“Versant”的新上市公司。除了CNBC,还有MSNBC、SYFY、高尔夫频道、USA网络以及E!等频道也都会划入Versant。这种整合重组为外部资本介入创造了良好的时机,为贝佐斯等人提供了潜在的收购契机。
然而,尽管纽约邮报消息称贝佐斯对收购CNBC持开放态度,另一家媒体《每日野兽》则报道有“接近贝佐斯”的消息人士否认了他正考虑出价收购的说法。对此贝佐斯本人尚无公开回应,整个事件仍处于谣言与现实的模糊地带。即便如此,外界普遍认为,贝佐斯一旦进入,CNBC很难保持真正的“中立声音”。这主要基于贝佐斯在华盛顿邮报的经验。 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后,尽管一开始被认为不会干涉编辑方针,但到了2024年总统大选前夕局面发生变化。华盛顿邮报原计划支持当时的民主党副总统候选卡马拉·哈里斯的竞选,但贝佐斯据称直接阻止了该 endorsement,并随之对报社评论版面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尤其是裁撤一批自由派声音的专栏作家。
这一行为激起了大量读者和舆论界的不满,据NPR报道,贝佐斯甚至在短时间内流失了数十万订阅用户。 另一方面,贝佐斯在政治上的立场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2025年初,他出席了当年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典礼,随后被媒体曝出多次与特朗普政府高层会面,从而引发了外界对他政治取向的猜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贝佐斯已开始拥抱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竞争寡头”政治理念,这种立场与他以往倡导的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在此背景下,贝佐斯对CNBC的兴趣不仅是单纯的商业投资,更涉及到媒体话语权的争夺以及政治影响力的扩张。CNBC作为一个以事实为基础的财经新闻平台,一旦掌握在贝佐斯旗下,可能被用来推动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议程,从而影响观众的认知和判断。
科技圈中,贝佐斯绝非唯一热衷于媒体投资的富豪。埃隆·马斯克在2022年收购推特后将其更名为X,并通过该平台积极介入2024年总统大选的政治宣传。此外,斯凯丹斯媒体CEO大卫·埃里森也有望在与派拉蒙合并后执掌新公司,而埃里森是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之子。派拉蒙此前与特朗普达成诉讼和解,更令外界揣测此后可能进一步加深与政治权力的联系。 贝佐斯收购媒体的传言并未止步于CNBC。近日有消息指出,他或许对康泰纳仕传媒情有独钟,后者旗下拥有《Vogue》《连线》等知名杂志。
据称贝佐斯甚至可能单独买下《Vogue》,希望为其新婚妻子劳伦·桑切斯打造一个专属的时尚媒体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贝佐斯6月在意大利威尼斯完婚时,现场曾遭到抗议者围堵,抗议声音主要针对其与特朗普政治圈的关系。 综观整个局势,贝佐斯及其他科技巨头的大举进军传统媒体领域,不仅是财富力量与舆论平台的重新分配,更反映了数字时代新兴权力结构的变迁。他们能否如愿塑造“中立公正”的新闻环境,还是将媒体变成政治工具,尚不可知。但可以确认的是,美国乃至全球媒体生态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洗牌。 未来,普通公众应保持高度警惕,学会辨识媒体背后的利益关系,避免成为被操纵的舆论工具。
同时,政策制定者也需反思当前法律框架内富豪收购大型媒体资产的合理性与透明度,保障新闻自由与言论多元化。 当贝佐斯这样拥有强大商业势力和政治野心的科技大亨涉足媒体业时,市场、舆论与民主的边界正被不断模糊。美国媒体的“中立声音”能否得以保留,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信息流动和民主健康运行。随着2025年下半年Versant公司的成立及其资产拆分重组进程临近,CNBC的未来归属及其报道风格发展值得持续关注。科技巨头在传媒界的连续动作无疑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多方利益角力将不断加剧,媒体真正的独立性和公信力亟待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