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备受争议的税改法案,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非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分析,参议院版本的税改法案将在2025年至2034年间使美国联邦赤字增加近3.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比先前众议院通过的版本高出了近1万亿美元。该法案的通过不仅影响国家财政健康,也将对医疗保险覆盖率产生负面效应,预计至2034年将有118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此举成为共和党议员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未来发展投下阴影。税改法案的核心内容围绕着延续并扩大特朗普前总统任内推行的税收减免政策,配合支出削减,尤其是针对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项目的经费削减,目的是利用这些财政节约为总计约3.8万亿美元的税收减免提供资金保障。然而,这一过程中存在严重分歧。
部分共和党人质疑削减社会保障项目的做法,担心其会加剧低收入家庭的困境;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此次削减力度仍不够,不能达到有效控制赤字的目标。在6月29日的长时间参议院会议中,议员们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最终以微弱优势(51比49)推进法案,副总统贾维德·范斯(JD Vance)在关键时刻临阵支持,才帮助法案得以继续进行。尽管如此,法案后续的修正案投票仍悬而未决,预计未来议会内的争议不会平息。对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评估,共和党内部持不同看法。部分共和党议员及领导者批评CBO的评估模型,指责其偏重于传统预算基线,忽视了税改法案的动态经济效应及税收制度长期影响。相反,他们提出采用一个预算基线假设,即特朗普时期的税收减免本应于2024年底失效,但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延长,这使税改方案在预算上看似“无成本”,在这种假设下,CBO的一项分析显示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减少赤字约5000亿美元。
然而,民主党以及众多经济学家则将此称为“魔术数学”,认为这是掩盖法案真实成本的伎俩,忽视了未来赤字持续增加的风险。更糟糕的是,如果按照传统评分标准,法案涉嫌违反参议院的“拜德规则(Byrd Rule)”,该规则禁止立法案在10年后依然导致赤字增加。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菲利普·斯瓦格尔(Phillip Swagel)在致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主要民主党议员杰夫·默克利的公开信中指出,法案财政条款预计在2034年之后继续推高联邦赤字。社会影响方面,税改法案将使数百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覆盖,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受到最大冲击。根据CBO的分析,法案所附带的医疗补助和食品补助项目削减,将使目前依赖这些保障的民众遭受损失,加剧健康不平等问题,医疗体系的负担可能随之增长。此外,税改措施对于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的税赋减轻将进一步扩大社会财富分化,部分经济学家预警这可能导致消费和社会稳定性下降。
该税改法案的推进时间紧迫,目标是在2025年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之前完成立法,以实现总统特朗普所设下的政治目标。总统和共和党领导层希望通过法案彰显其减税和预算控制的政策成效,作为竞选和政治资本的一部分。然而,法案的不确定性和财政风险引发了民主党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认为此举可能将美国财政健康推向更危险的边缘。另一方面,财政赤字的急剧扩大无疑将引发市场的担忧。债务负担加重可能促使美国政府提高借贷利率,增加未来财政支出的支付压力,限制政府应对经济衰退和社会需求变化的灵活空间。国际货币市场和投资者密切关注这一过程,担心美国的信用评级和经济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
复杂的政治博弈逐渐展开,税改法案成了共和党的艰难考验。内部意见分歧,伴随对预算可持续性的质疑,使得最终法案能否顺利通过依然充满悬念。多方专家建议,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避免通过削减关键社会福利激发更大的社会风险。未来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经济效益和民众福祉之间寻求更合理的平衡。整体来看,参议院通过的此次税改法案所引发的3.3万亿美元债务增加不仅是数字上的负担,更是美国经济治理和社会公正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减税刺激和财政健康之间达到可持续的平衡,成为摆在国会和全体美国人民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
随着7月4日的临近,这场关于未来十年美国经济走向的讨论和决策将进一步升温,值得所有关心国家命运的公民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