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认知功能的保持与延缓认知退化成为公众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认知衰退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照护负担。近年来,关于生活方式因素对认知健康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宠物养护作为一种潜在的正向因素,开始受到科学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宠物作为伴侣动物,不仅带给人们情感上的慰藉,同时也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认知功能的维护。最新的欧洲大型纵向研究揭示了晚年宠物所有权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在不同宠物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拥有宠物总体上与认知功能的减缓下降相关,但这种关联在养犬和养猫的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养鸟和养鱼则未显示出同样的认知保护作用。
这样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对宠物养护与老年认知健康关系的理解,也为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养宠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多样,其中包括促进身体活动的增加、减少孤独感、提升社会互动频率以及缓解压力和焦虑感。以养犬为例,遛狗的活动自然促进了日常的适度运动,而身体运动被广泛证明能增强脑功能并减缓认知衰退。此外,宠物提供的陪伴感有助于降低社交孤立,减轻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而心理健康的提升对认知功能的维持同样至关重要。养猫者虽然运动量可能不及养犬者,但与猫的互动带来的情感支持同样能够激发认知和情感的活跃性。相较而言,养鸟和养鱼的宠物形式,虽在带来某些心理舒缓作用上有所体现,但由于活动参与度和互动深度有限,其对认知功能的直接促进效果显得不够显著。
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为欧洲健康与退休调查(SHARE),涵盖八个调查波次,历时长达18年,样本涵盖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与伴侣。通过多层级建模分析,详细考察了宠物拥有状况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特别关注了执行功能和情节记忆两个关键认知领域。结果显示,尽管所有老年人群均表现出认知能力的逐渐下降,宠物拥有者的认知衰退速度显著低于非宠物拥有者。且这一趋势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意味着宠物对认知保护的益处在较年轻与较年长的老年人群中均存在。然而,当进一步细分宠物种类时,犬和猫展现出较强的认知保护效应,而鸟类和鱼类则未能呈现相类似的效果。 对于养犬人群,他们在基线时的记忆表现相对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其记忆功能的衰退速度明显缓慢。
这种现象部分可能源于遛狗带来的身体活动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交机会。研究表明,与别人一同遛狗可促进社交互通,增加认知刺激。此外,与犬类的互动也可能激活大脑前额叶区域,提升注意力和情绪唤醒,有助于维持执行功能。养猫者则在言语流畅性和延迟回忆两项认知指标上表现出更好的保护效果,尽管对即时记忆的影响不显著。猫的特点和难以预测的行为可能促使主人进行更多的认知和情绪调节,从而激发相关的认知资源。 相较之下,养鸟和养鱼的认知保护效应缺乏显著支持。
可能的解释包括这些宠物提供的情感支持和认知刺激较为有限。鸟类的噪音干扰可能影响主人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被证实对认知维持至关重要。此外,养鱼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但其互动水平较低,难以带来足够的认知挑战或社交机会,从而对认知退化无明显影响。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也是宠物对认知健康影响的重要一环。宠物作为社交的桥梁,尤其是狗,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催化剂。宠物主人更容易结识邻居和其他宠物爱好者,扩大其社交圈,形成情感支持,这些因素均有助于提升认知储备。
认知储备是一种抵御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的重要生理学机制,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的损害。宠物可能成为这一储备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对老年人的认知复原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在人群不同年龄层的对比中,该研究未能发现宠物拥有与认知退化之间关系的年龄相关差异,表明无论是中年初期还是更高龄的老年人,养宠物均可能带来认知保护的积极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此前关于宠物益处仅限于较高年龄段的观点,提示宠物养护的认知效益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尽管上述发现令人鼓舞,但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宠物拥有状况仅在基线时测量,未能反映养宠习惯的持续性和变化可能对认知影响的动态性。
此外,样本集中在欧洲,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养宠行为及其健康益处的普遍性。未来研究需覆盖更多元的文化背景,并考虑宠物拥有的持续时间及互动频率等更精细的变量,为理解养宠与认知退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打下基础。 综合来看,宠物养护,尤其是养犬与养猫,与晚年认知功能的维护和认知衰退的延缓密切相关。通过促进身体活动、增强社会联结及提供情感支持,宠物成为老年认知健康的重要非药物干预手段。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养老服务机构应重视宠物养护的潜在价值,鼓励并支持老年人群尤其是社会孤立者适当养宠,为其提供财务援助如兽医医疗补贴,推动养老设施引入宠物友好环境,从而提升整体老年人认知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或能明晰不同宠物种类和养宠方式背后的神经认知机制,助力个性化的认知健康促进方案的设计,确保越来越多老龄人口享受健康、积极和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