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全球竞争愈加激烈。尽管美国历届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期间,对加密领域表达了相对友好的态度,但实际监管环境的复杂与不确定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活跃度。与此同时,欧洲率先推出了全面的监管框架——《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彰显出其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开放姿态,迅速成为国际加密资产的重要吸引地。根据Paybi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商务官Konstantins Vasilenko的观察,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客户的交易量相比前一季度激增了70%,而同期美国市场交易量则明显下滑,这一转变凸显出欧洲政策对全球加密资产流动的重要影响。MiCA监管框架的核心优势首先体现在统一的许可制度。欧盟成员国实施单一审批机制,获得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许可,即可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开展业务。
这种“护照”机制大幅降低了跨国经营的复杂性,为加密企业提供了法律和运营的确定性。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依旧面临多头监管问题,联邦与州层面的许可体系复杂且交织,监管机构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之间的争议导致市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此外,美国加密企业频频遭遇诉讼和突发性产品下架事件,令普通投资者难以判断未来的产品可得性及合规状态,极大地抑制了市场活跃度和投资信心。MiCA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保护措施。其针对稳定币实施严格的1:1储备要求,确保发行的每一枚稳定代币都有等额的资产支持,且需定期接受审计和资产隔离监管。此外,MiCA借鉴了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iFID)的合规标准,要求加密机构提供清晰透明的费用披露和冷静期安排,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投资者权益。
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更为透明、安全的市场生态,吸引了更多机构及零售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法国作为欧盟内表现突出的市场,得益于早期2019年颁布的PACTE法案,该法案要求加密交易所进行反洗钱注册,为监管成熟奠定了基础。得益于巴黎的创新生态以及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的积极监管姿态,加密货币在该国受到广泛欢迎,用户渗透率预计今年将达到24%。德国则通过德国交易所(Deutsche Börse)Clearstream计划推出的加密结算服务,在机构基础设施领域表现亮眼。荷兰凭借强大的支付网络和国际贸易优势,继续在支付连接性方面展现竞争力。MiCA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这些国家在加密市场的地位,更通过区域内协同效应,促使不同城市各展所长,如法兰克福的流动性池、巴黎的客户支持中心以及维尔纽斯的合规运营,共同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尽管美国市场总体表现低迷,但业内人士仍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前国会正在审议的GENIUS法案若能通过,将可能为美国引入统一监管许可制度,并对美元支持的稳定币进行明确定义,助力美国加密市场重塑秩序,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Vasilenko认为,GENIUS法案若年底前获得通过,可能带来类似MiCA对欧洲市场的积极影响,促进美国零售市场的复苏与增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框架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Paybis观察到,欧洲用户在新规生效后增加了大额且更为审慎的交易,体现了对稳定法律环境的信心。相较之下,美国参与者交易规模下降,零售客户比例持续减少。
如知名分析机构Kaiko数据显示,Coinbase平台现有的现货交易中,仅有18%来自零售客户,显著低于2021年的40%。Robinhood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加密交易量则下降了3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明确且周全的监管政策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MiCA不仅树立了欧洲在全球加密资产监管中的领先地位,还通过明确法律责任、投资者保障和市场准入标准,促进了资本流入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欧洲作为加密金融前沿阵地的形象。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申请并获得MiCA许可,跨境业务将更加便捷,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用户体验也有望显著改善。相比之下,美国若不能及时解决现有监管碎片化问题,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总之,MiCA的实施代表了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监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在提高市场透明度与合规性的同时,也为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投资者和企业创造了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环境。尽管特朗普政府曾表示支持加密货币发展,但监管上的不确定性使美国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欧洲通过MiCA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监管领先性,正在成为全球加密资产的重要聚集地。面对这一局面,美国若想重夺加密市场制高点,必须加速制定明确、统一且前瞻性的政策措施,以回应全球加密货币生态的快速演进。未来几年,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格局很可能因监管环境差异进一步分化,企业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各国法规动态,合理布局,以抓住数字资产革命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