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挖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备受关注的技术现象。然而,随着挖矿热潮的持续发展,诸如非法用电、能源紧张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025年6月,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当局查获了一起卡车载体的非法加密货币挖矿站,事件因其特殊的运营方式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TASS报道,该挖矿点隐藏在一辆卡马斯(KamAZ)卡车内,利用变压器非法吸取布里亚特一村庄的电力供应。此次行动是在普里巴伊卡尔斯基区常规电力线路巡检中被发现,违法电力需求达到10千伏安,足以满足一个小型村庄全天的用电量。 现场执法人员共发现95台挖矿设备和一台移动变压器,显示该设施虽然隐蔽,但在电力消耗规模上已极为庞大。
令人遗憾的是,相关人员在警方赶到前驾车逃逸,进一步增加了调查难度。 布里亚特地区自年初以来,已发生多起与加密货币挖矿相关的窃电案件。据官方能源公司Rosseti Siberia旗下的Buryatenergo部门透露,此类非法用电行为不仅扰乱公共电网的正常运行,还导致电压不稳、线路过载,甚至引发停电风险,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对加密货币挖矿的管理法规趋向严格,尤其是在能源紧张的冬季月。布里亚特共和国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实行挖矿禁令,只有通过注册且位于指定区域的公司可在其他时间段合法开展业务。此次查获的卡车挖矿站明显违反此监管规定。
此外,俄罗斯政府于2024年12月宣布,在多个区域实施挖矿高峰期禁令,其中包含达吉斯坦、车臣以及部分乌克兰东部占领区。2025年4月起,伊尔库茨克南部地区更是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加密货币挖矿。 此类政策反映出官方面对挖矿高能耗对能源体系造成压力的态度。作为俄罗斯主要的矿业集中区,伊尔库茨克地区依赖廉价电力吸引矿业投资,BitRiver公司便在布拉茨克建立了俄罗斯首个也是最大的矿业数据中心。尽管如此,非法挖矿和政策限制仍然带来运营上的复杂性与风险。 除实体挖矿外,网络攻击型的加密货币挖矿也在俄罗斯频频出现。
网络安全厂商卡巴斯基(Kaspersky)指出,活跃于俄罗斯的黑客组织“图书管理员恶魔(Librarian Ghouls)”或“罕见狼人(Rare Werewolf)”,利用钓鱼邮件传播恶意软件,控制数百台俄罗斯设备进行非法挖矿。 该恶意软件针对Windows防护机制进行规避,安排被感染设备在凌晨1点至5点之间活动,最大限度降低被发现风险。通过远程访问,黑客收集登录凭据和设备性能信息,再为挖矿程序进行定制配置,提高非法收益。 此事件揭示了加密货币挖矿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多层次挑战。首先,非法挖矿的能源盗取直接影响地方电网安全和稳定,资源分配紧张情况下尤为突出。其次,监管缺失或政策执行不力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能源资源被滥用。
第三,网络攻击与恶意软件加剧了信息安全威胁,给个人和企业的数字资产安全带来隐忧。 面对以上问题,俄罗斯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规制,包括明确限制挖矿时间段和区域,严查非法用电行为,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以及推动产业合规发展。专业矿场通过合法注册和官方许可,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稳定运作,实现经济效益和能源管理的平衡。 此外,提升公众与企业的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侵袭,成为保障数字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安全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也在持续深化,目的在于构建健康、有序的加密货币挖矿生态。 加密货币挖矿作为新兴行业,其环保与能源消耗问题也引发全球关注。
俄方经验显示,合理监管和技术优化对遏制非法行为、保护能源资源至关重要。布里亚特的卡车挖矿事件为其他地区敲响警钟,提醒各国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确保资源使用的合法合规。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应用的多样化,相关政策与技术保护措施预计将进一步完善。只有实现精准监管、科技赋能和法律保障三者融合,才能推动加密货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注入正能量。 综上所述,俄罗斯布里亚特地区非法卡车加密货币挖矿事件不仅是能源盗窃案件,更是加密矿业发展中多方面挑战的缩影。面对能源供给紧张和技术安全威胁,政府、企业与用户需共同努力,构建绿色、安全的数字矿业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和数字经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