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岩集团(BlackRock)通过其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ETF持续增持比特币。当前,黑岩旗下的这只ETF资产管理规模已接近700亿美元,占据了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25%。这一里程碑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需求的稳健增长,尤其是在新入市资金明显减少的市场环境下,更显重要意义。自2024年1月美国首批现货比特币ETF面市以来,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黑岩基金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市场的主导者,市场份额超过54.7%。整个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合计持有比特币供应总量的6.12%,由此可见黑岩在业内的绝对领先地位。资产代币化平台Brickken的市场分析师恩曼纽尔·卡多佐指出,机构投资者正以长远眼光布局比特币,显示出他们对这类数字资产价值存储属性的信心。
卡多佐进一步强调,比特币作为稀缺资产的独特特性,正成为价格推动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比特币在地缘政治冲突等全球不确定事件发生之后,往往表现出相较传统资产更为强劲的收益,这种历史经验增强了机构市场参与者的决心。尽管ETF市场整体呈现持续流入趋势,数据显示美国比特币ETF已连续八个交易日录得净买入,比特币净流入资金已达3.88亿美元,这促使市场对ETF的积极预期进一步升温。此外,黑岩的IBIT在全球所有ETF中也跻身前二十五大,无论是传统金融产品还是加密资产领域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可谓是市场的一匹黑马。然而,市场上的复杂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分析师指出,大型矿工的获利了结以及抛售压力为比特币价格短期走势蒙上阴影。
Nexo分析师伊利亚·卡尔切夫提到,比特币能否实现突破性增长,可能需要新的市场催化剂或者投资者情绪的明显转变。链上数据也揭示了比特币交易活动的新特点。强大链上分析机构Glassnode的报告显示,比特币的平均交易额已达到3.62万美元,交易总次数虽有所下降,但高价值交易的比例明显提升。网络中超过10万美元的交易量如今占据了交易总量的89%以上,体现出大额资金正在主导市场流动性。这一趋势表明长期看,大户和机构投资者在比特币市场的影响力逐步增强,而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有所减弱。CryptoQuant的数据显示,短期持有比特币的投资者数量从5月末的530万减少至目前的450万,蒸发了80万枚比特币的持有量,意味着新加入市场的“新钱”明显减少。
如果当前的需求萎缩持续,比特币价格可能会面临下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点——大约9.2万美元的链上实现价格。这个水平在历次牛市周期中都曾充当关键的支撑角色。展望未来,黑岩通过ETF不断吸纳比特币的举措,无疑增强了市场对数字资产长期价值的认可。在零售投资者热情降温的背景下,机构的资本流入不仅为市场注入活力,也有助于减少价格波动和提升市场成熟度。与此同时,供给减少的稀缺性效应,以及大型参与者对比特币的囤积行为,或将推动比特币在未来获得更稳定的价值支撑。总的来说,黑岩ETF大规模持币体现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成熟与规范进步。
随着全球投资者的认知提升和监管环境逐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深度布局将成为比特币及整个加密资产生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机构动向和链上数据变化,将有助于更理性地解读市场走势,为投资决策提供更扎实的依据。